6月26日,小米SU7正式上市。紧随其后,特斯拉宣布调整部分车型售价:
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
价格从27.55万元上调至28.55万元(上涨1万元)。
该车型续航里程增至753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3.8秒(特斯拉表示此加速提升通过系统升级实现)。
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
起售价保持在31.35万元不变,续航里程提升至750公里。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斯拉此次价格调整以及通过系统升级提升性能的做法,反映出其对产品价值的定位策略:试图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巩固其市场地位。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随着国产电动车品牌在产品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方面的提升,特斯拉面临着诸多品牌在内的广泛竞争。
小米YU7的推出,无论是在定价还是产品配置上,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特斯拉采用了持续提升其车型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并调整价格策略,意欲高举“价值标杆”,维持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斯拉反向涨价政策引发热议的同时,其购车优惠政策也同步落地。
5年零息、保险补贴、免费车漆的组合拳,很难说清是给消费者“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的安慰,还是其价值自信和销量焦虑的左右脑互搏。
如今,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变得愈加复杂和难以预测。消费者手中的选择愈发丰富,但每一个选择背后,都蕴含着价格、技术、品牌、服务等多重因素的权衡。
特斯拉目前是否在技术领域与其他品牌拉开了足够身位,值得消费者溢价买单,这一点仍需市场来检测。
此时的市场,正是品牌与技术的双重较量,谁能够在这种博弈中脱颖而出,消费者会用真金白银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