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7月1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魏宏伟) 韩全林100元,施春梅100元,刘阳庆200元,袁定俊200元,陶进良200元,刘振禄300元……近日,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三保村刘陶袁自然村养老服务睦邻点的院墙上,一张鲜红的“献爱心捐款榜”格外醒目。这张大红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百名村民为突发重疾的一岁女婴小欣欣(化名)慷慨解囊的善举,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关爱。
前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将小欣欣卷入与病魔的生死竞速。当小欣欣被紧急送往南京的医院救治时,巨额医疗费如阴霾般笼罩着这个普通家庭,父母日夜奔波筹措费用,却仍觉前路艰难。消息传回刘陶袁村里后,刘春福、刘振福、刘振春、刘华庆、刘宏春等热心村民坐不住了。“都是一个村的孩子,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刘春福率先发出捐款倡议,他带头捐出1000元,刘振福、刘振春等人也纷纷响应,用实际行动为小欣欣加油打气。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场温暖人心的爱心接力在村里迅速展开。
村民陶长江的药盒里,常年装着五颜六色的药片,每月都要拖着病体往返医院数次,微薄的收入几乎都化作了医药费。即便如此,当他攥着皱巴巴的200元纸币塞进捐款箱时,眼神里满是坚定:“钱不多,给孩子买点营养品。”
彼时,在千里之外的货轮上,从事水上运输的刘前进正盯着手机屏幕。看到朋友圈里小欣欣的求助信息,他顾不上甲板上的风浪,立即转账1300元。“孩子的事等不得!”简短的话语,却承载着跨越山海的牵挂。
爱心的涟漪还在向外扩散,相邻村落的魏秋来听闻消息后,辗转着赶来,将400元郑重地放进捐款箱。他擦着额头的汗水说:“都是一方水土的娃,能帮就帮!”
你100,我200……更多村民默默加入这场生命接力。这些沾着泥土气息、带着体温的善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短短两日便筑起10400元的“生命城墙”,托举起小欣欣生的希望。
刘春福并未就此止步,他通过微信联系到一直关注特殊困难家庭公益活动的爱心人士袁露明。袁露明了解情况后,迅速发动身边的爱心力量,又为小欣欣募集到11195元善款。值得一提的是,袁露明的儿子和女儿也深受感动,分别捐款1000元,用行动诠释着爱心的传承。
“太感谢大家了,没有你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欣欣的父亲刘超红着眼眶,哽咽着表达感激。他的手机里,鼓励的信息不断弹出,字里行间满是乡亲们的牵挂与祝福。如今,小欣欣已在南京儿童医院成功完成手术,正在河北某医院接受光质子治疗,病情逐渐稳定。
那张张贴在院墙上的“爱心榜单”,不仅是村民们善意的见证,更成为凝聚全村人心的纽带。在这个夏日,这份守望相助的情谊,让刘陶袁自然村处处涌动着温暖与希望,也必将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温暖更多的人。
校对 王丽丽
下一篇:雪迪龙新增“昨日涨停”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