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盛夏时节,太原再掀演唱会热潮。歌手的精彩演绎、“歌迷之城”的宠客福利令人兴奋,前所未有的“歌迷专列”更被人们津津乐道。当列车载着意犹未尽的歌迷们穿行在浓浓的夜色中,交旅融合也“融”出了新场景、新气象、新活力。
6月14日、15日,周深太原演唱会期间,近9万观众踏歌而来。为方便跨城观演的歌迷们返程,太原铁路部门加开8趟夜间动车组列车,这是国铁太原局开行的首批“歌迷专列”。车上准备了润嗓茶水、文创产品等小礼物和歌词接龙、K歌比赛等小互动,将观演体验从演唱会现场延伸到了返程旅途中。
从伴手礼、接驳车,到设置家长等候休息区、开通“歌迷专列”,一点一滴升级的服务不断传递着城市的温度,重塑着城市的魅力。从中也看到,“歌迷专列”这种应需而生的具有定制概念的交通运输模式,让“夜晚观演,白天上班”的跨城体验成为可能,极大地拓展了文旅消费新空间。
令人耳目一新的不仅仅是“歌迷专列”。“苏超”火爆后开通的“球迷专列”也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香饽饽。高铁时刻表与赛程表精准对接,球迷们“跨城追球”可以做到工作和看球两不误。今年,我省结合季节特点和市场需求,陆续开行了前往粤港澳、新疆和东北等地的“银发旅游列车”,“坐着火车去旅行”已成为中老年群体乐享晚年的新选择。毋庸置疑,交通运输企业针对不同群体的出行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让铁轨跟着市场需求“起舞”,不仅让传统交通焕发新活力,也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交通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当下,越织越密的交通网络纵横田野阡陌,穿越繁华都市,串起了“诗和远方”,勾勒出交旅融合的绚丽图景。近年来,特种兵打卡、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等新兴旅行方式层出不穷,人们对文旅和交通二者之间的协同性、灵活性、精准性有了更高的期待。其需求不再只是简单的从A到B,而是更希望在满足日常通行的基础上,交旅之间能因时因地因需实现双向联动,让“途旅分离”转变为“途旅一体”。
今年以来,全国铁路已开行特色旅游列车600余列,同比增长超20%。将“路程”变为“旅程”,正成为交旅融合的新潮流。正如业内专家所言,交旅融合不是交通和旅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互动的资源整合,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赋能,达到“1+1>2”的集聚效果。如果说,交旅融合的初级阶段是交通支撑旅游,为旅游“开道”。那么,随着融合加深,交通就是旅游、旅游反哺交通,二者相得益彰。事实证明,充满氛围感的“歌迷专列”“球迷专列”,处处体现助老敬老细节的“银发旅游列车”,展示地方非遗技艺的主题列车,都深受市场青睐,为交旅深度融合书写了生动样本。
近日,为加速建设“公交+旅游”服务体系,太原市旅游公交专线1开通,一条线路串起了窦大夫祠、中华傅山园、汾河公园四期等9大景点。沿途风景如画,文脉厚重,为市民游览城市景点提供了极大便利。从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大道通衢,到“歌迷专列”的贴心服务,再到旅游公交专线的精准抵达,在山西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
交旅融合,前景广阔。期待开辟更多交旅融合新路径,进而更好激发文旅活力,提升出游体验。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人们奔赴美好生活的旅途。(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