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存储供给收缩催化短周期价格走强,长期来看AI高景气有望推动中长期需求向上。近年服务器NAND和DRAM应用占比持续增长,已成全球存储市场增长核心引擎。国产替代方面,企业级存储国产化大势所趋,国内厂商针对企业级闪存模组&内存模组国产化均有一定进展。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供给收缩催化短周期价格走强,AI高景气推动中长期需求向上
(1)DRAM:原厂停产D4世代供给收缩,PC/server类价格持续上扬DDR4内存已商用15年,因DDR5在性能、功耗、容量上限及可靠性等维度的综合优势,市场需求逐步转向DDR5世代。与此同时,HBM、DDR5和LPDDR5(X)等新世代产品利润率显著高于旧制程,推动内存市场全面向DDR5转型。基于此趋势,三星和SK海力士已将资源重心转向DDR5/LPDDR5高端产品线,逐步缩减旧制程DDR4产能。自24Q4主流存储原厂宣布减产/转产DDR4至今已逾半年,带动DDR4颗粒价格率先触底反弹。受原厂停产催化,内存模组成品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内存模组现货报价持续上扬。合约价方面,除原厂退产DDR4世代产品以外,云厂需求支撑叠加国际形势变化增加备货,Trendforce对于25Q2-25Q3 DDR4模组价格涨幅预期乐观。
(2)NANDFlash:MLC/低容TLC停产推升eMMC价格,原厂减产叠加CSP需求高景气驱动主流NAND模组逐步反弹。与DRAM产业DDR4世代逐步停产类似,存储原厂在NANDFlash领域亦在逐渐推进制程迭代和产品升级,MLCNAND/256Gb TLC原厂退产在即,wafer价格持续拉升。在消费国补及上述低容NAND wafer停产影响下,低容eMMC产品现货价格水涨船高。合约价方面,除低容eMMC等原厂规划停产料号引发价格上涨外,由于云厂需求增长叠加原厂控产,主流NANDFlash亦有望逐步反弹。
企业级存储国产化大势所趋,国产厂商加速突围
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扩建浪潮升温,其中存储器为数据存储直接载体,大模型迭代下容量&性能同步进阶,近年服务器NAND和DRAM应用占比持续增长,已成全球存储市场增长核心引擎。
(1)闪存模组:作为核心数据载体,企业级闪存模组除需满足高性能与大容量需求外,还需符合客户对使用寿命、运行稳定性、功耗控制等维度的严苛要求。竞争格局上,Solidigm和三星凭借技术生态与供应链整合能力占据主导地位;忆联、忆恒创源领跑国产品牌阵营,而大普微、浪潮、江波龙等本土厂商正持续提升研发能力与品牌溢价,凭借强劲发展势头加速突破市场壁垒。
(2)内存模组:内存模组是计算机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为CPU与硬盘的数据中转站,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其存储和读取速度远高于硬盘。相比于企业级闪存模组,企业级内存模组市场原厂高度垄断,独立品牌的模组厂市场份额仍较小,目前江波龙、海普存储(香农芯创子公司)已有企业级内存条相关产品,并实现量产销售,正在实现国产0-1突破。
风险提示:存储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