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 杨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再度加快。2025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上半年超长特别国债共计发行5550亿元,占全年额度的42.69%,下半年剩余规模7450亿。
财联社注意到,从最新发布的三季度发行计划来看,下半年新的2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较原计划提前了10天,另外9月各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较原计划整体提前一周。业内分析指出,今年特别国债支持“两新”政策效果明显,为保证资金落实,特别国债加快发行。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起始于4月24日,已较去年提前约三周。上半年,共发行20年、30年、50年特别国债各一只。其中,20年的“25超长特别国债01”分3期共发行1500亿元,30年的“25超长特别国债02”分5期发行3550亿元,50年“25超长特别国债03”发行一期共500亿元。
根据财政部6月30日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三季度将新发行1只20年期、2只30年期特别国债。7月14日为下半年首个超长特别国债发行日,当日将有1只20年期、1只30年期特别国债首发。包括首发和续发在内,三季度共有11期超长特别国债在10个工作日发行,7月、8月、9月分别有2天、4天、4天。
图:最新发布的三季度特别国债发行计划
(资料来源:财政部,财联社整理)值得注意的是,与4月最初公布的2025年特别国债发行计划相比,最新的三季度发行计划有所调整。原定于7月24日发行的今年第二只20年期特别国债被提前10天至7月14日;9月有4期特别国债的续发,较原定计划全部提前一周。
图:4月最初公布的今年三季度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资料来源:财政部,财联社整理)根据今年两会的安排,2025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经过二季度的落实后,上半年超长特别国债共计发行5550亿元,占全年额度的42.69%。
就在6月24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蓝佛安在报告中提到,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
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中,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 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剩余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根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6月26日国新办发布会上的披露,2000亿支持设备更新的特别国债资金中1730亿元已落地。消费品以旧换新3000亿资金前两批1620亿元已下达,第三批资金明确将于7月按计划下达。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指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整体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且 “以旧换新”的含量很高。但随着“国补”资金消耗阶段性快于国债发行,多地宣布“国补”暂停或者调整。考虑到“两新”政策效果明显,预计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还将加快,并侧重存量资金落实。
站在投资的角度,业内人士指出,发行计划有所调整后,下半年特别国债的发行变得更为密集。特别国债之间流动性的相互挤占,或使得新老活跃券利差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