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或将面临更多下行压力。汇丰环球投资研究7月1日发布预计称, 2025年的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可能下滑至同比1.8%,同期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5%。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韧性依旧。
美国通胀将保持粘性,维持在明显高于美联储2%通胀目标的水平,美联储降息空间相对有限。在尚不明朗的关税前景下,亚洲地区的出口及投资将双双承压,但区内众多经济体仍可采用扩张性宏观政策来对冲部分影响。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预计2025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速超过5%。 展望下半年,随着“抢出口” 效应的逐渐消退,出口增长或将面临一些压力,但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将为内需增长提供有效支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经贸以及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的施策模式将更倾向于“行稳致远”。下半年汇丰尤为关注即将出台的“十五五”规划,以期洞悉下一步的结构改革方向。
短期来看,关税的增加对贸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而中长期则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链重塑,以及与之相应的贸易流和投资流变化。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后,中国保持第一大出口国(2024年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14.6%)的地位,而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2024年进口占全球市场份额13.6%),然而经贸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从美国变成了东盟,而墨西哥则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价值链升级上移的过程,出口商品中的资本品以及中间品比例明显上升。尽管下一步的全球产业链重塑方向尚不明确,大趋势却清晰可见:中国制造业继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出海、获取更高附加值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