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7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需重点关注洪涝、地质、风雹灾害
近期,市应急局会同市相关单位对2025年7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形成结论如下:
综合判断,7月份本市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需重点关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风雹灾害,以及降水、高温等天气影响。
灾害
风险形势分析:
气象风险形势分析
7月份,预计本市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4成,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大风、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风雹灾害风险较高。风雹灾害容易导致树木倒伏、危墙倒塌、城市生命线中断、农作物受损减产,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高温天气会对城市运行、农业生产、人员健康等造成影响,导致电网负荷增加、农作物生长不利,以及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
洪涝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7月份进入主汛期,结合往年同期洪涝灾害情况,预计由强降雨造成河道洪水、山洪灾害、城市积水内涝等洪涝灾害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极端天气引发的流域性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
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7月份,本市进入地质灾害高发期,由降雨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将明显增加,需关注降水、大风、人类活动等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为山区交通沿线、房前屋后、部分景区、泥石流沟及采空区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
风险
防范提示
7月份,本市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需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暴雨天气勿前往涉山涉水类景区,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沟道河道等涉险区域;遇有积水路段,请勿涉水行车,不要在低洼路段和区域停放车辆;平房、危旧房屋、低洼院落、地下(半地下)室居住人员密切关注降雨内涝风险,及时避险。
大风天气注意出行安全,车辆、人员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下方停留;驾驶人员注意路况,谨慎驾驶,减速慢行。
雷暴天气,户外人员应当远离高地和树木,停止高空、水上作业;不接触外露的铁锹、天线等金属工具或物品。
冰雹天气,室外人员及时到安全场所暂避;户外行车应及时在安全处停车躲避;农业、养殖业注意采取必要防范措施。
高温天气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和高温时段外出,避免过度体力消耗,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出现中暑症状及时用药就医;确因工作原因需要在高温露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缩短连续作业时间。
来源:北京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