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云
近日,一则“工地大哥参加北京图书大厦读书会”的视频在网络走红——据央广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一场新书分享会上,拎着大包小包的58岁建筑工人刘诗利专注听讲。他介绍自己说:“我在这儿建筑工地干活的”“搬钢筋,打混凝土”“我来过好几次了”……新书作家主动为其赠书签名、留电话,还再三叮嘱:“大哥,记得联系我。”
网友纷纷留言:“一大早给我整哭了……脚踩泥泞依然仰望星空。”“这是一幅充满人性光辉的温馨画面!”“我今天还因为生活琐事有点烦躁,看到这个视频,感到自己很无聊。多读书,人生更阔大。”……
刘诗利对读书的真挚热爱打动人心。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再普通的劳动者,都有精神成长的渴望;再琐碎的生活,都需要文化的滋养。
近年来,各地工会积极关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以多项举措助力职工阅读学习、汲取文化养分。浙江省杭州市总工会以遍布城市角落的1500余家“职工书屋”为劳动者提供书籍,还专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量身打造了“新”光成长营,通过线上直播课程与线下专场活动,助力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湖北省武汉市总工会打造“AI武工书屋”,以数智化服务重构职工阅读生态,吸引诸多劳动者在线“充电”;天津市总工会主办的职工读者沙龙活动,邀请名家与职工读者分享心得,迅速在天津职工文学创作骨干中火爆出圈……让更多职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更多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劳动者心间,生根发芽,是各地工会的共同初衷。
上述新书的作家说刘诗利是他“写作生涯的最高褒奖”,实际上对一座城市来说,劳动者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样是值得珍视的文明底色。期待有更多职工群众喜爱认同的高质量文化服务走到职工“家门口”,助力更多像刘诗利这样“脚踩泥泞”的劳动者“仰望星空”。
原标题:中工快评丨爱读书的工地大哥整哭网友?脚踩泥泞与仰望星空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