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投集团,在党旗的辉映下,以智慧为笔,正倾力书写“智链榕城”的壮丽篇章。党旗高高飘扬,如同指引方向的明灯,引领着集团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集团凭借先进的智慧技术,将互联网、大数据等与城市基础设施紧密融合,打造出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生态。从智慧交通到智慧能源,从城市更新到公共服务提升,福州城投集团以党建为引领,用智慧之链串联起榕城的每一个角落,为福州的繁荣与进步贡献着坚实力量。
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
盛夏榕城,万物繁盛。清晨,晋安区福新东路晋安湖公园附近的一根根智慧灯杆悄然“苏醒”。晨光中,它们正用内置传感器“嗅探”着周围的一举一动,顶部的无人机巢门轻启,尽职尽责的“网格员”又开始一天的忙碌。不远处的小区里,市民林女士轻点“榕城小福|生活”APP,盘算着家中新能源车的充电“大事”;福州城投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内,各类塑料废弃物踏上变废为宝之路……
从街角的一盏灯,到云端的一张网,作为福州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城市运营的重要平台,福州城投集团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将产业链党建的“红链”,编入了智慧城市的每一根“纤维”,在锻造新质生产力、服务数字福州建设和提升民生福祉的征程上阔步前行。奔涌不息的改革浪潮中,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81名、2024年福建企业100强第21名的“成绩单”耀眼夺目。锚定“一流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商”目标,这支城建铁军,正用坚持与奋斗,写下国企改革发展的生动注脚。
6月30日,福州城投集团召开“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党委暨产业链党建第二季度工作联席会。
“红链”引领
发展攥指成拳
涉及面广、主体多元、技术集成度高……面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种种挑战,该如何破局,将国企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福州城投集团的答案是:以党建为链,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面对“有政治厚度、有产业规模、有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循着“党旗扬、国企强”的嘹亮号角,福州城投集团“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党建品牌应运而生。一条“红链”之上,智慧交通、智慧生活、韧性城市、资源循环四大关键产业支链携手,让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在榕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条‘红链’的关键,在于打破壁垒,从‘单打独斗’变成携手前行。”福州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勇担“链主”职责,该集团联合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三大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先进制造头部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共53家外部企业、38个党组织,构建起紧密的党建联建矩阵。581名链上党员骨干,组建起党员先锋、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资金管理、才智培育五支专业服务队,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让先锋力量聚在“链”上。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如何打通?党建与业务如何同频发力?“三张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成为打通堵点、破除梗阻的关键。党建联席会议、活动联办、资源共享、链上企业合作、服务队攻坚等方式,让“红链”力量可观可感。
“目前,我们已梳理整合了13个重点项目,并逐步细化问题清单,用党建‘一根红链’串联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党建搭台,企业唱戏’的生动局面,推动各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该负责人说。
福州城投运服集团所属闽江之心公司联合爱奇艺、美霖文化共同出品的美食人文纪录片《下饭江湖·食色福州》,开拓城投“影视+文旅”新赛道。
“链”上发力
城市蓬勃新生
在福州,一幅加速绘就的智慧之城画卷里,党建“红链”的聚合效应,正在产业端催生出蓬勃的新质生产力,持续做好城市能级提升的“加法”。
看,资源循环链“点废成金”,守护绿水青山——
创新的三端合一“两网融合”循环利用体系,正通过优化前端分类投放设备、构建中端回收生态链、提升末端再生资源分拣站处置能力,打造资源循环垃圾分类治理新模式。目前,1500余个智慧垃圾屋、4座两网融合中转站及7座城市便民积分驿站投入运营,累计回收量2000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4000吨,实现再生资源“反向开票”,溯源垃圾变废为宝。
在福州城投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无废城市”建设的福州样板亮点十足。各类塑料废弃物经智能分拣、破碎清洗、深度加工,迎来神奇蜕变,成为每吨价值4500~6000元的高端3A、5A级再生原料。
在“红链”的牵线下,5月,该中心与江西新威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牵手”,成为汽车GRS认证塑料供应商,还被列为商务部第一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入库项目。
福州城投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
看,智慧交通链密织畅达,守护城市运行的“神经网络”——
大街小巷的智慧灯杆里,搭载着数字视网膜、城市治理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城区积水风险点监测预警系统”、全国首个开源鸿蒙智慧灯杆等新意无限。4月28日,在“链”上企业代表的见证下,福州城投—榕城小福数字能源“光储充检”超充站(祥浦苑站)正式上线。目前,“城投造”的57座充电站累计充电量达6000万千瓦时,服务车次超240万辆次。在“城市智慧停车充电一张网”内,360条道路、约6300个泊位与180个停车场实现统一管理。
看,智慧生活链包罗万象,方便千家万户——
“榕城小福|生活”一体化城市服务平台上,商城销售、家电以旧换新、停车、充换电、共享雨伞、场馆预约等多元化便民服务场景“一键即达”,“以旧换新”合作网点遍布全省,供应商超百家。在福州市商务局指导下,平台快速开展国补以旧换新业务落地,业务订单数超2.3万笔,销售额超9000万元,月销售额从年初的23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用户数突破75万,数字化便民服务生态日益成熟。
看,韧性城市链科技感十足,筑牢安全“生命线”——
以城市安全运行风险“源头治理”为目标,福州城投集团加速构建“平急结合”的城市应急保障运营体系。在低空应用场景上,岳峰镇韧性城市低空平台正式上线,建成全市首个“AI+无人机智慧灯杆”应用场景;消防应用场景上,福州消防运营值守中心已接入榕发商务中心、东南大数据产业园、马尾科技园等35家重点单位用户,智能预警系统为防火加装“安全锁”;城市生命线综合应用场景上,岳峰镇“韧性城市示范区”实现无人机全域巡检,获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铂金奖”(第一名)。
4月2日,福州城投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首批高端塑料再生料正式出货。
革新突破
激活内生动力
一根“红链”的力量,同样贯穿于福州城投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在全国“2024年国企平台公司转型升级标杆企业”的殊荣背后,处处可见这支福州国企“排头兵”的用心与坚持。
科技创新点燃核心引擎。去年,该集团新增知识产权134项、技术标准13个,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同时,积极培育科技平台,目前系统内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多点开花,全方面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开拓“新蓝海”的赛道上,集团权属企业新基建集团成立了全市首个数据要素工作站,实现市属国企数据资产入表“首单”(小福停车);与鹏城实验室共研全国首个城市治理大模型“小福超体”;“韧性城市”案例斩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为全省唯一。
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组织活力,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的同时,文旅商板块持续发展壮大,“闽江之心”、鼓岭酒店、三江口植物园、市科技馆等17个项目,搭建起涵盖城市核心区、公园、乡村、历史街区、酒店等多维度的文商旅体系,用数字手段,串联各项目,打造城投特色文旅商版图。
三江口生态公园里,国家级体育示范项目加速打造,公园综合体打造成效显著,通过品牌招商、自主经营、活动运营等路径,构建“轻资产运营、高效益产出”的良性循环;网红打卡点爱情岛上,“爱情+”主题运营成效显著,今年一季度客流超33万人次。
为做好地产主业课题,房地产产品力、生产力、营销力、服务力与监督力“五力”提升工作如火如荼。
榕发·锦珹大观。
围绕“产品力”,“好房子城投造”深入人心,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好房子”理念全方位融入产品开发,打造出榕发·誉湖、榕发·锦珹大观、建总·江南尚璟等市场美誉度颇高的4.5代住宅;在“生产力”上,开发施工一体化探索加速推行;“服务力”“营销力”互赋能强增值,串联起系统内文旅、康养、酒店、“智慧+”等“半城资源”。
2024年7月以来,福州城投集团商品房销售额蝉联福州五区与闽侯地区第一。2025年一季度,“城投造”各地产项目销售位列全国第72位,进入全国房地产企业百强行列。
滨海双龙新居。
行稳致远
书写暖心答卷
“走在前 挑大梁”的国企担当,与始终不变的为民初心,是这根“红链”的最终落点。
在滨海新城,全国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滨海双龙新居加速推进;高宅片区落地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黄山片区城中村改造提速;仓山区城市更新项目按下“快进键”;仓山南湖片区,一个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新样本,正在“城市运营商+城市合伙人”模式下,一点点种下希冀。
缓堵保畅、“畅通榕城”的行动里,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拿下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的重要节点,装饰装修施工开足马力;金山大桥西互通改造“喜讯”不断,一条条新匝道牵起了出行的新速度。
在城市运营板块,集团权属企业城投光大百龄帮入选福州新增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成为全市养老机构的标杆;“福州市闽江之心北岸文化片区”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中国文联第三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科技馆新馆、植物园成网红地标;鼓岭景澜酒店斩获国际设计大奖……
4月28日,福州城投集团“智慧城市建设5支服务队”授旗仪式现场。
“作为福州国有企业排头兵,从传统城市开发者到智慧城市运营领跑者,福州城投集团正在‘链上党建’这一红色引擎的指引下,写好发展的崭新篇章!”福州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主动融入福州高质量发展大局,依托“红链”合力,将党旗牢牢插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前沿,勇于担当,阔步前行,奋力书写新时代为民尽责的“城投答卷”,为福州建设更加智慧、韧性、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城投力量。(记者 孙漫 图片由福州城投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