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亚龙
林芝市朗县金东乡巴龙村,宛如一颗隐匿于山林的明珠,森林资源丰饶,林下空间广袤无垠,仿若大自然慷慨赐予的绿色宝藏。生态环境纯净,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且富含多种矿物质,为多种药用植物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温床”,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天然药用植物培育场。
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巴龙村“两委”主动出击,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对产业发展的期望和担忧;同时,组织人员到兄弟乡镇桃儿七种植成功地区学习,了解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精心谋划,最终将桃儿七试种确定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锚定了方向,找到了产业兴村的路子。
据介绍,桃儿七作为藏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药用价值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不断得到证实,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价格一路走高,经济价值潜力无限。若种植成功,必为村民拓宽致富渠道。
试种品种确定后,巴龙村迅速行动,构建起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各环节紧密配合,高效运转。一方面,联系乡党委和包村领导,争取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积极与派驻单位朗县农业农村局沟通,了解种植技术难点和相关政策,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在多方协同下,试种前期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根据桃儿七的生长习性和土壤特点,精心规划林地,施入充足的有机肥,为幼苗生长创造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同时,村民逐渐了解掌握了桃儿七的种植技术,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
金东乡相关负责人向群众说道:“若试种成功就可以实现规模化种植,桃儿七有望成为巴龙村的特色支柱产业。届时,由巴龙村试点推广到全乡,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可以在自家林下种植桃儿七,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解决农牧民放牧、采集虫草等收入单一的局面。村集体可以通过建设加工厂、成立销售合作社等方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种植现场,金东乡政府为巴龙村提供了5000株桃儿七幼苗。乡干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地操作演示,手把手教授村民种植技巧,并提醒村民要注意区分杂草和桃儿七幼苗,避免误踩。“以前只知道放牧种地,没想到树林底下也能长出钱来。”村民领到发放的桃儿七苗后兴奋地说。
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巴龙村选派党员带头示范和致富带头人通过传帮带,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全体村民加入林下种植队伍。随着桃儿七的生长,巴龙村的青山绿水间正孕育着新的希望。这片生机勃勃的林地,将成为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与希望,十分喜人。这一成果不仅让村民看到林下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更坚定了他们增收致富的信心。村民围在试种林边,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仿佛看到未来丰收的景象。
巴龙村开启生态发展“新征程”,以“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模式,持续加强桃儿七试种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将桃儿七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形成林下产业多点开花、“一地多收”的产业新格局,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等效益多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