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十日,贵州省遵义市检察院干警在遵义会议会址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本报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常璐倩)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90年前,遵义会议改写了中国革命的命运,也铸就了遵义这座城市永恒的精神丰碑。6月30日,在建党104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栏目、贵州省检察院以“守护转折之城的检察力量”为主题,联合开展第107次“走近一线检察官”直播活动,探访遵义市检察机关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新时代法律监督实践,全力打造“薪火·遵检”文化品牌,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据了解,遵义14个县(市、区)分布着500多处红色文化遗址。
1935年,中央红军两克娄山关,其中第一次战斗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第二次战斗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许多红军战士也因此牺牲长眠在此。2022年初,遵义市汇川区检察院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全区有37处散葬烈士墓出现了碑体受损、碑文模糊不清等问题。该院随后通过“诉前磋商+联合向党委报告+联席会议”等方式推动零散烈士墓集中迁入娄山关烈士纪念园。
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为确保中央机关安全转移,红三军团奉命在遵义以南的刀靶水一带阻击来敌。2020年5月,遵义市播州区检察院在履职时发现,刀靶水红色文化遗址内的红三军团指挥部等设施缺乏保护遭受严重破坏,据此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抢救性修缮。
记者了解到,遵义市检察机关还注重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融入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
湄潭县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线上和线下茶叶经营者存在违规使用“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情况。该院探索“检察监督+行政履职+行业自律”的治理模式,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相关产品实施全方位的保护。
赤水河畔,一株株红豆杉枝叶繁茂。但2022年这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却遭到盗伐。习水县检察院在诉请判令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以申请司法确认的形式,明确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生态损害赔偿责任。
截至30日21时,此次直播观看量达212.3万,“走近一线检察官”话题总阅读量23.4亿次,总讨论量318.8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