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蓉
算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作为数据处理能力的集中体现,算力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当前,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立足实际,挖掘优势,进一步推动全省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坚持全省一盘棋,高站位统筹谋划全省算力发展体系。紧跟国家战略布局,系统谋划全省算力产业布局和建设,推动构建以“庆阳为核心,兰州为第一圈层,金昌、张掖、武威、天水、白银、陇南等大数据中心为第二圈层”的全省一体化算力供给体系和统一调度体系,形成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合理分配、因地制宜的多元算力梯度发展体系。集中力量加快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重点面向“东数西算”智算算力需求,加大省级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新增算力向庆阳数据中心集聚,着力做大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充分发挥省会兰州经济、科技、人才优势,优化发展兰州新区数据中心集群,重点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孕育未来产业需求,积极孕育算力产业生态,并与庆阳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形成协同联动。夯实金昌紫金云为代表的数据集聚中心通用算力建设,积极承接数据后台加工、存储备份、模型训练、离线分析等非准时算力需求,重点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产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满足新型业务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工业数据中心。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全省算力资源统一调度。依托庆阳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调度中心,构建覆盖全省、互联互通的算力调度服务体系和平台基础框架,实现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算力资源、高端算力资源和基础算力资源间的协同联动,推动全省算力全面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发展体系。
主动对接算力需求,积极融入全国算力一体化体系。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力量,主动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中部算力需求旺盛地区“结对子”,大力推动全省算力大规模输入输出。加强与东部枢纽节点间的联动,积极承接东部枢纽算力溢出需求,鼓励省内算力各大运营主体积极对接省外用户,优先发展存储需求大、计算要求高、时延不敏感的算力需求。积极争取与周边省份算力资源的接入与联动,开展与非枢纽节点省份算力联动调度,拓展跨区域协作项目,探索构建以甘肃枢纽节点为核心的算力大通道,有效支撑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及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数据存储设备及区域大数据中心落地甘肃,积极引进“东数西存”“东数西渲”“东数西训”等应用场景、视频数据、离线渲染、科研算力业务需求等项目落地甘肃。
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和构建算力产业发展生态。坚持不懈实施强工业行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为全省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实业基础。借助甘肃在集成电路封测、高纯金属半导体材料等方面的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信息通信设施、交换机、服务器、液冷设备等产业链。推动算力与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算力对各行各业深度赋能。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算力中心聚焦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生物医药、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产业,积极构建算力基建、算法研发、场景落地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推动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升级。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