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朱静燕
□医学指导 嘉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 杨喜兵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冬病夏治”渐渐提上了不少人的日程。“今年7月20日入伏,我们从7月7日起启动‘冬病夏治’,并提早两周开始接受专科门诊预约。”嘉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杨喜兵表示,目前已有患者陆续前来预约挂号。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因夏季时令为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生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常用方式包括三伏贴、三伏贴、针刺、艾灸、拔罐等,尤以三伏贴应用最广泛,因其适应症广泛、疗效好,而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杨喜兵说道。
这六方面疾病为常见适用病症
杨喜兵介绍说,经过长期实践,“冬病夏治”常见的适用病症主要有六个方面。“最常见的就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每年都有不少患者慕名前来。”
60多岁的黄先生(化名)是哮喘患者,每到冬季就会哮喘反复发作,甚至因哮喘发作而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后来,他听说嘉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冬病夏治”治哮喘效果很好,就慕名前来就诊。
“当时,我们先为他进行了中医辨病辨证,然后根据他的情况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之后才为他进行三伏贴治疗。”杨喜兵介绍说,每年夏季的“冬病夏治”一般分为三次,头伏、中伏、末伏各进行一次治疗,以三年为一个疗程。“黄先生在治疗的第一年,哮喘发作的频率就有了明显下降,一个疗程做下来,情况已大为好转,他非常满意治疗效果。”
据介绍,除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其他几方面疾病也能通过“冬病夏治”获得良好的疗效。
像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脾胃虚寒型疾病,冬季易出现腹痛、消化不良,在夏季通过“冬病夏治”,可温中散寒,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像女性因宫寒导致经期腹痛、畏冷等妇科疾病,也能通过“冬病夏治”得到改善。“通过‘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治疗很多慢性妇科疾病。”杨喜兵表示。
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骨关节病,因冬季受寒而导致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夏天阳热之气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因此这时通过‘冬病夏治’,配合辛温之药以治疗,效果蛮好。”杨喜兵介绍说,此外慢性颈腰痛、肩周炎等骨伤类疾病也可以通过“冬病夏治”治疗,“一方面,它表现在身体上的疼痛有具体指向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主要由风寒湿邪引起的,所以我们会在辨病辨证后采用针灸、艾灸再配合三伏贴的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冬病夏治”对于人体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疗效。“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人容易出现疲倦、吃不下、睡不好、腰酸背痛、怕冷等症状,‘冬病夏治’能针对亚健康的症状各个‘击破’,增强人体免疫力。”
“冬病夏治”对于冻疮、老寒腿、空调病等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些疾病,在达到冬季因末梢循环障碍引发红肿、关节痛等症状,通过‘冬病夏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复发。”杨喜兵说道。
“冬病夏治”并非“包治百病”
这三类人群适合“冬病夏治”
临床上,医生们提醒说,虽然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多方面疾病,“冬病夏治”有良好的疗效,但它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而且也有一些人群是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所以在进行‘冬病夏治’治疗前,首先要由专业医生正确辨病辨证,由医生来判断能不能进行‘冬病夏治’,以及开展何种方式的‘冬病夏治’。”
除了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不能进行“冬病夏治”之外,像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皮肤易过敏人群、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孕妇等人群也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
那么哪些人适合“冬病夏治”呢?据医生们介绍,总的来说,有三类人群适合“冬病夏治”。第一类是慢病肺系疾病稳定期人群,中医认为,夏季、长夏季节的庚日可谓温煦肺经阳气及驱散体内所伏寒邪的最佳时间,而慢支、慢阻肺、易于外感的患者的发病多和内寒有关,因此这类患者在夏季阳气旺盛时机或者病情稳定期,应及时补充阳气,驱逐内寒,到冬天注意保暖,可以有效缓解冬季发病症状。
第二类是阳虚、气虚体质人群。这类人群在目前的生活中较为多见,“有些患者畏寒怕冷、不喜吃凉,夏季尤其害怕置身于冷气环境中;有些患者乏力多汗、睡眠质量差等,这些都和身体阳气不足有关,适合‘冬病夏治’。”医生表示。
第三类是局部虚冷患者,像肩关节、膝关节等局部怕风,遇到阴寒天气则疼痛加重的患者;或是想吹冷空调,可颈肩腰腿等局部冷得难受的患者等,医生们认为这类人群多处在“冷也不是,热也不是,诸般不适”的尴尬中,“冬病夏治”的方法则可以有效缓解此类症状。
这几类人越来越关注“冬病夏治”
近几年,“冬病夏治”也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据杨喜兵介绍,有一类“冬病夏治”近年来颇受欢迎。“我院的促生长治疗也很受家长们欢迎,这是近几年‘冬病夏治’出现的新变化之一。”
14岁的小高(化名)身高只有1米5左右,他的父母本身身高也不高,所以忧心忡忡到处打听增高方法,最后得知嘉兴市中医医院开展有“冬病夏治”促生长治疗且疗效很好,于是带着孩子前来就诊。
医生在经过一系列检查、中医辨证之后,为他制定了“冬病夏治”促生长治疗方案。经过三年一个疗程的治疗,小高的身高在17岁时达到1米78,实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家长非常满意。
杨喜兵介绍说,这几年很多像小高一样的孩子,通过“冬病夏治”促生长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这样的治疗更适合7岁至12岁的孩子,像小高这样的‘大龄’孩子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很多人慕名前来就诊。”
此外,最近几年“冬病夏治”也越来越受年轻群体的关注。“‘冬病夏治’在攻邪、固元等目的之外,还有治未病的功效。”杨喜兵表示,“‘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学的精髓之一,主张以药物、饮食运动及精神调摄等维持人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最终达到‘精神内守,真气从之’以预防疾病发生,延缓疾病发展。如今,20~40岁的中青年群体受中医文化的熏陶,这几年重视中医养生保健意识的人越来越多,来进行‘冬病夏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随着年轻人痛经宫寒、熬夜体虚的比例逐渐上升,慢性腹泻等疾病正困扰着部分中青年群体,“尤其像脾胃虚寒、肩颈疼痛的上班族,很多都会选择‘冬病夏治’,通过长期调理,增强其抗病御寒能力,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杨喜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