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凉水河 今朝焕新颜
创始人
2025-07-01 07:08:15
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日凉水河。

小朋友们在凉水河边写生创作。

疣鼻天鹅在凉水河中戏水。本文图片由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提供

当夏天的晚风拂过水面,坐在凉水河边垂钓的人,正享受着此刻的岁月静好。

每条河流,都会给城市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对北京来说,凉水河就是这样的存在。

凉水河水系横穿北京南城,流经石景山、丰台、海淀、西城、朝阳、大兴及通州7个区,是北京市西南城区重要的排水河道。

若是往前追溯,凉水河水系的历史与北京三千年的建城史紧密相连。

从过去流到今天,尽管一度受污染困扰,凉水河现在已成为老百姓的幸福河,枕河而居的美好画面走进了大家的生活。

市民游客常来转,珍稀动物来安家

“凉水河边路,依稀似故乡。野亭穿径窄,溪柳夹川长。”数百年前,明代诗人邵经邦的《游凉水河》一诗,让凉水河的优美景色跃然纸上。

历史上,这条穿越北京城区的河流,曾发挥过运输、排水、灌溉等诸多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流域人口高达数百万人的凉水河,一度污浊返臭,沿岸居民叫苦不迭。

“以前,家里根本不敢开窗户,从旁边走过都要捂着鼻子加快脚步,大家似乎忘了凉水河本来的名字,都叫它‘臭水沟’。”在凉水河畔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华越,回忆起过去的那段时光,仍皱起了眉头。

如今,凉水河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水脉,正焕发新颜。

“现在的河水清澈多了,异味也没有了,而且,滨河建起了步道,给大家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滨水空间。”华越说。

凉水河的变化,不只在一处,而是在全域。

前不久,北京市丰台区首届水岸国际艺术节在凉水河畔石榴庄示范段举行,一个融合林间休闲、水上运动、艺文市集的“全时段微度假目的地”跃然水岸,吸引四方来客奔赴这场“说走就走”的微度假。

从晨曦到星夜,人们沿水而行,在滑板公园释放活力,在森语剧场体味温情,在暮色市集沉醉浪漫……“水清岸绿、宜居舒适”的滨水生活重回人们身边。

凉水河的生态越来越好,不仅市民游客常来转,珍稀动物也来安了家。

这两年,凉水河亦庄段的黑天鹅“火出了圈”。

“快看,真的好可爱!”在凉水河亦庄段的一处河面上,两只黑天鹅正带着新生的幼崽在水中悠闲“漫步”,吸引河边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围观。

今年春节,一对黑天鹅夫妇孵化出三只可爱的黑天鹅宝宝,一家五口成为凉水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黑天鹅是一种珍稀鸟类,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很高。黑天鹅在凉水河亦庄段安家落户并孵化后代,不仅体现了凉水河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到2019年,凉水河干流基本消除环境死角,支流环境持续提升,现在,凉水河全段的水质已从劣Ⅴ类改善到Ⅲ类、Ⅳ类,并且还在持续优化。”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副主任魏旭介绍。

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多年积累下来的污染,在河底积攒下厚厚的污泥,曾让凉水河无法“喘息”。

在多年治理过程中,给底泥进行的“生态置换术”,让凉水河逐渐透过气来。

“我们采用水体底泥洗脱原位置换技术,把底泥表层污染物分离提取,同时将洗净的泥沙原位覆盖,达到去除内源污染的作用,建设生态湿地,构建健康的生态环境。这项技术已经在南四环桥至南五环桥段和南五环至博兴路桥段凉水河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应用中取得了效果显著。”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负责人朱正海说。

仅仅置换底泥还不够。

凉水河的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朱正海介绍,凉水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域内污水处理能力的不足。

2013年至2021年,凉水河连续实施3个“三年治污行动”,全线治理了86处排污口,凉水河流域陆续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18座,小型污水处理站28座,干流污水处理能力从112万吨/日提升到229万吨/日,十年翻一番。水衙沟、马草河、小龙河、新凤河、萧太后河等18条凉水河支流也一一得到治理。

如今,凉水河流域内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污水不再入河,再生水成为河道的主要水源。

治理凉水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关键要从系统的角度入手。

“我们始终坚持以宏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河道治理问题。”朱正海告诉记者,“在治理过程中,一是将整条河道当成治理对象,维护河道周边景观,平衡河道生物链;二是秉持生态修复理念,与水文化相融合,充分汲取河流和城市的文化底蕴,一节点一主题,促进人水和谐发展,进而通过治理河道来带动属地经济发展。”

“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恢复自然河道及沿河绿化。”朱正海说,近十年来,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严格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河道,采取生态护岸、生态绿化恢复、河坡水土保持建设等措施,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先后建设出凉水河洋桥标准段、凉水河亦庄段等具有“凉水河”特色的生态河道景观河段,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河湖”。

走在凉水河畔,人们既能发现银杏、红枫、黄栌等彩叶树,也能看到杨、柳、槐树等遮阴乔木,还有柿子、桑树等为鸟类提供食物的果树,丁香、月季、菹草、千屈菜等也频频露脸。百余种不同类型的绿化植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发挥了保持河道水土、丰富景观、改善生态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河道绿色生态空间。

更多人加入保护凉水河的行列

凉水河几经治理,才有了现在这样的美丽容颜。

治理不易,保护更为重要。

作为管理凉水河的职能机构,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下辖大红门、小红门、马驹桥三个管理所,每个管理所的工作人员都与凉水河日夜相伴,守护着这条千年水脉的一点一滴。

“这些年,我们负责的河段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大家的巡河工具也有了不少变化。”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大红门所工作人员吕鹏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沿着河岸走,用卡片相机拍摄下问题,现在,我们有了更加智能的设备,沿岸的摄像头可以实时提醒风险事件,河中的水文监测设备也能将水质变化实时传回,便于我们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置。”

不只是公职人员在巡河,更多志愿者也加入护河的行列。

华越是家住右安门附近的“热心肠”,退休之后并没有闲着,而是组织起一帮退休的邻居,自发巡护凉水河。

“从2016年最初的20多人到现在,我们的队伍已经壮大到200多人13个队,越来越多的邻居加入我们的巡河中来。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当班河长’带着大家一起巡河,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会在微信群中向相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处理。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越来越觉得,‘爱河如家’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华越说。

参加志愿巡河的,不只是退休的老人们,年轻力量也不断加入。

几天前的一个周末,清晨的阳光洒在凉水河上,凉小鸭志愿服务队丰宜小队的20余名小志愿者已穿着志愿服务队的衣服,围着旗子集合了。

这是丰宜小队首次巡河活动,孩子们攥着环保夹蹦跳着张望河面,期待着这场环保之行。

孩子们和家长,大手牵小手,手持夹子、垃圾袋,沿着河岸仔细搜寻。孩子们一边走一边看,有的在草丛中发现矿泉水瓶,有的用夹子拨开枯枝裹挟缠绕的塑料袋,有的看到丢弃的果皮包装袋,孩子们发现一个就清理一个。

小志愿者王天赐说:“这次志愿活动,让我们明白守护自然不是宏大的命题,而是无数个弯腰捡拾的日常。每一份微小的行动,都能汇聚成改变的力量。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伙伴加入凉小鸭志愿团体,一起为凉水河的清澈、为城市的美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千年凉水河,今朝焕新颜。

最近,“点靓凉水河”工作通过打造20公里滨水骑行道、18公里亲水步道以及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线路,将凉水河从单一的排水河道转变为多功能滨水空间,不仅激活了滨水空间的经济价值,还推动了传统产业向文旅、体育等低碳产业转型,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经济带。(本报记者 刘发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01日第08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排名最新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排行第451名近日,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了最新或2023...
沈阳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历... 沈阳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排行第412名近日,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了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
吉林建筑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 吉林建筑大学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排行第451名近日,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了最新或2023(历届)...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排名最新或...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排名最新或2023(历届)排行第409名近日,中国校友会团队发布了最新或2023...
长剧为何没有短剧香 2025年度电视剧(网络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下称“高研班”)上周在杭州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