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镇智慧农场:千年农耕文明与数字科技的“稻田对话” | “长沙市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①
创始人
2025-07-01 06:42:15
0

编者按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日前,长沙市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用地优秀案例出炉,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长沙晚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这些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用地领域的生动实践,展现土地保护利用的长沙模式。

  长沙晚报6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近日,记者走进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云盖村,780亩智慧农场里稻浪翻滚,无人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智能闸门根据墒情自动调控水流——这幅现代农业图景,正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

  昔日撂荒田,今成“吨粮田”。近年来,莲花镇以科技赋能农业、以智慧守护耕地,走出了一条农耕文化传承与现代智慧农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以集中连片整治为突破口,将耕地恢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水系改造同步推进,2022至2023年累计恢复耕地53亩,新建完善水系6.3公里,88个田块实现“小块并大块、零散变集中”,为智慧农业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础。

  走进农场“数字大脑”控制中心,一块实时刷新的电子屏上,农田土壤肥力、作物长势、病虫害预警等数据一目了然。“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和GIS技术,我们构建了‘农场一张图’,每个田块的种植品种、农情信息都能精准掌握。”项目负责人介绍,传统 “靠天吃饭”的农耕模式,正被“数据驱动”的智能管理取代。

  作为全国领先的数字春耕示范基地,莲花镇的实践正引发连锁反应。“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已带动周边23个行政村、超5万亩耕地实现数字化改造。

  “过去种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当上了‘数字农民’。”长沙阎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展示着“联农宝”App,从稻田种植到收割,全流程均可在线完成。据悉,莲花镇创新搭建数字综合治理平台,可实时监测耕地状况,对破坏耕地、撂荒等行为进行智能识别与预警,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耕地保护从“人防”升级为“智防”,推动乡村管理迈向智能化、精细化。

  如今的莲花镇智慧农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正同步释放。通过耕地连片整治和生态化建设,昔日抛荒地上重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美景,农田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依托打造的“农耕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在参观智能农机、参与古法插秧中,感受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长沙市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 7月1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跌1.12%,报1.058元,成交额...
石油ETF(561360)涨0... 7月1日,截止午间收盘,石油ETF(561360)涨0.00%,报1.022元,成交额904.02万...
A500ETF融通(15937... 7月1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融通(159379)涨0.00%,报1.044元,成交额282...
芯片ETF易方达(516350... 7月1日,截止午间收盘,芯片ETF易方达(516350)跌0.47%,报0.845元,成交额1535...
双创50ETF增强(58832... 7月1日,截止午间收盘,双创50ETF增强(588320)跌0.88%,报0.906元,成交额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