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牟绍莉)6月26日早上8点,群山环抱的遵义市凤冈县被晨光唤醒。家住贵立城上城小区的陆远丽熟练地推出电动车,将孩子安全送到学校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凤翔社区的贵州棉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全程仅需20分钟的通勤路,串联起她“工作+育儿”的双重幸福。
凤翔社区,是凤冈县容纳6000余人的最大移民搬迁社区。“我们的工作比较灵活,实行计件制,工人可以实现工作、照顾家庭两不误。”棉云纺织厂长张松道出企业的“贴心经”。
位于凤冈县何坝街道特殊教育学校的锦柔内衣厂生产车间内,近50名工人手脚麻利地忙碌着。工人倪云桃专注于拉比工序,动作行云流水。“这个工作容易上手,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每天有100多元的工资。”她笑着说。
这些家门口的工厂,既是产业发展的毛细血管,也是群众生活的“幸福驿站”。凤冈县秉持“龙头带动”策略,鼓励轻纺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开办工厂,推动轻纺企业遍地开花,在县内轻纺企业上班的当地群众超5000人。
截至目前,凤冈县轻纺企业数量已超140家,每年产量3亿多件。今年1至5月全县已生产轻纺制品1.2亿件,产值约3亿元,同比增长8%。
下一篇:德江 零点作业除隐患保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