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青海省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富有青海特色的高原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打卡体验,青海湖二郎剑、茶卡天空之镜、塔尔寺、互助土族故土园等一批人气景点网上爆红,仅2025年“五一”假期,全省就接待游客344.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青海旅游热度不减、持续攀升,正在成为国内旅游的一大亮点。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发展态势、推进青海旅游产业行稳致远,就必须锚定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以广大游客的满意度、好口碑赢得市场,增强青海旅游的竞争力。
一、强化旅游资源保障供给,打造青海旅游特色名片
青海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围绕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聚焦破解旅游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加大在规划指引、政策供给、资金投入、景区打造、品牌塑造、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基础配套等方面的支持投入力度,为旅游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要强化政府部门的规划功能与主导作用,以“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为核心品牌,突出青海湖、茶卡盐湖、可可西里等标志性景区的品牌形象,聚力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努力形成富有鲜明辨识度的地方品牌矩阵,通过举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各类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优化“智游青海”等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在引导各类主体加大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力度、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项目、强化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行为习惯、消费偏好等,为旅游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助力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旅游资源供给质量水平。深入挖掘青海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拓展沉浸式体验项目,努力推动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高原康养转型,创新市场消费场景,激发游客出游意愿,为人们提供多元化旅游服务。积极拓展智能导览、电子门票、刷脸入园、客流监测等功能,提高游客游览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丰富平台内容,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易用性。增加在线预订、在线支付、在线评价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强与其他旅游相关平台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覆盖面。
二、加大日常监管和执法整治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规范化水平
青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大对旅游市场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旅游市场出现的伪造导游证件、旅行社违法违规经营、旅游购物场所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业服务质量整体得到提升。下一步,要持续做好旅游市场日常监管各项工作,紧盯旅游旺季和热门景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增加执法巡查频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不断优化旅游市场营商环境,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和青海旅游整体形象。积极探索实施源头监管的有效途径,加快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制定涵盖旅游各环节的详细服务标准,明确旅行社、酒店、景区、餐饮等各类企业的服务规范和质量要求,倒逼各类经营主体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水平,引导形成优质优价的旅游消费意识,促进旅游消费品质全面提升。例如,根据旅行社在行程安排、导游服务、游客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明确酒店在客房卫生、餐饮服务、前台接待等方面的服务规范,以及景区在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细化标准,努力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提升旅游服务的体验感与满意度。进一步完善行业考核激励机制,动态调整和科学优化考核内容与标准体系,通过对旅游服务主体和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业务能力等定期开展考核评价,综合掌握其服务能力水平,并将考核结果与星级评定、薪酬兑现、职业晋升、内部奖惩等相互挂钩,激励各类主体和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压实各类经营主体的责任,大力营造让游客放心安心舒心的市场环境
青海着眼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积极引导各类旅游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由于市场发育还不充分、专业人才仍旧短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强制购物、夸大宣传、拼团甩客、合同猫腻等“旅游陷阱”仍旧存在,游客有关导游业务不熟练、服务态度差、行程缩水以及住宿安排不合理、酒店预订超售、民宿卫生不达标等问题的投诉多发频发,不仅影响外来游客的美丽心情、快乐感受,而且对青海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状况,下一步,加大对旅游行业各类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参加包括导游业务、接待礼仪、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人员的服务意识、技能水平,引导旅游行业经营主体诚信经营、规范经营,通过规范流程、优化服务、提升品质,改善旅游服务体验,真正做到想游客之所想、满足游客之所求。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地演练等方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适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开拓思路、转换观念,从理念、技术到产品、服务,再到模式、业态,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重构,着眼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旅游需求,提高特色化、定制化服务能力,增强旅游服务效能,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加强旅游行业诚信建设,以信用品牌提升信用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把青海旅游打造成为游客心中的向往之地,推动全省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青海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