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玉梅
高原6月,青海湖畔碧波荡漾,西宁城内客商云集,一场绿色发展的盛宴在青藏高原绽放出耀眼华彩。6月29日,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宁圆满落幕。
这是一场高原上的盛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绿色宣言。青海,这个肩负“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心怀“国之大者”的战略要地,正以胸怀与担当,在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五天的会期内,实现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额869.4亿元,绿色算力、清洁能源、跨境贸易的蓝图在青藏高原加速铺展。当青海以全新姿态连接世界,一条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开放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清晰可见。
绿色动能:
资源禀赋的科技蜕变
绿色,是青洽会的主旋律。青海,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绿色发展的热土。青洽会期间,众多绿色产业项目集中亮相,涵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青海在绿色经济转型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绿色算力展区,一组服务器机柜吸引专业观众驻足。青海省数据局副局长陈卫军现场介绍:“截至目前,青海已建成智算超算规模超1.5万P,初步形成了‘通算+智算+超算’综合算力供给体系。”
本届青洽会上,绿色算力是关键词也是热门词。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展馆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模型,到绿色算力展区内绿电溯源监测平台,生动展现了青海推动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释放绿色发展澎湃动能的实践,彰显了青海的资源禀赋,更揭示了其通过绿色算力赋能产业转型、服务国家东中部绿电需求的枢纽地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动力。
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对绿色的诠释充满高原的生机与纯净。展台上,世界屋脊的牦牛肉、青稞、枸杞、藜麦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每件产品背后都依托严苛的有机认证与全程可追溯体系。
高清屏幕滚动播放着辽阔草原、高山牧场和现代化精深加工车间的画面,生动讲述着青海依托无污染环境、严苛标准和科技创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清晰勾勒出从高原净土到全国餐桌的绿色输出轨迹。
置身展区的游客无不深受感染。来自西安的客商王明宇品尝现场烹制的牦牛肉后赞不绝口:“肉质鲜嫩,带着草原的清香,有机认证标识让人安心!”随后他试饮青稞酒,对高原佳酿的独特风味啧啧称奇。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客商用舌尖品味、用手机溯源、用双眼见证,真切感受青海“绿水青山”孕育出的纯净与珍贵。
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本届青洽会深刻传递出一个信号:青海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拥抱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智慧基因,为新兴产业开辟广阔蓝海。
盐湖资源开发迈入“智”取新时代。面对国家粮食安全与战略新兴产业对钾、锂资源的巨大需求,青海盐湖产业正依靠创新破解“镁害”难题、提升锂资源利用效率。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展区,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尖端提锂技术模型与高纯度碳酸锂样品同台亮相,展现了从“废料”中高效提取战略资源的重大突破。
在绿色算力展区内,“高原数字新蓝海”彰显着青海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蓬勃生机,其中的人工智能体验区人气爆棚,围满了好奇的市民游客。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青海以创新驱动产业跃升的鲜活例证。好心情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VR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精神心理诊疗领域,其展示的“心理数字CT机”、“VR疗愈设备”等,突破了传统医疗的时空限制与服务模式,代表了“数字疗法”的创新突破。
这不仅是技术应用的展示,更彰显了青海依托绿电与算力优势,积极培育“高原特色智慧医疗”新赛道,以开放姿态拥抱科技创新,为民生福祉与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的坚定决心。
创新的浪潮同样席卷商贸领域。今年青洽会以别开生面的“云”姿态拥抱世界,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推出的“青海臻品推荐官”直播间便是典型例证。
直播间摒弃了传统的即时销售模式,独辟蹊径地聚焦于品牌塑造与价值传播,通过深度解读高原产品的生态故事、文化底蕴与匠心工艺,为特色农畜产品注入品牌灵魂,架起一座从高原产地直达全国消费者心智的“云端金桥”,开创了以内容赋能产业、以品牌驱动价值提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开放共赢:
丝路交响拓展合作新空间
青海,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枢纽。本届青洽会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搭建起联通内外、合作共赢的金色桥梁。
本届青洽会从筹备之初就彰显国际化视野。5月19日,青海省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采取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的创新模式,并首次设置双主宾国机制,吸引8000余名国内外嘉宾参会。
波黑驻华大使西尼沙·贝尔扬与墨西哥驻华使馆公使恩瑞肯·艾思卡米亚共同踏上高原,在6月25日开幕当天的主宾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上,双方政企代表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现代农牧产业等全球性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中国墨西哥商会与青海省招商局现场交换合作备忘录文本。
这是一场跨越洲际的对话:13个国家及“一带一路”中德贸易促进会代表团、世界旅游联盟等2个国际组织深度参与,本届青洽会累计签约项目中,外资项目金额占比达35%。
这是一次全国联动的协作:9个国家部委、24个省(区、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团赴会。
这更是一次多元主体的交融:712家国内外企业踊跃参展,其中央企40家、国企63家、港澳台企业18家、外企33家,共同绘就开放合作的壮阔图景。
会展规模创历史之最:新建成的青海国际会展中心首次启用,6万平方米展览空间布局三大展馆。
展商数量、展品种类创历史新高:首次设立“外贸优品中华行”展区、藏毯文化特色展区,680余家境内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26大类1万余件特色产品,线上线下成交金额近7000万元。
“一厅一景”的青海特色:展馆内,青海8个市州差异化呈现发展脉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盐湖工业沙盘展示锂资源提取技术,海南州的光伏电站模型还原塔拉滩“蓝海”奇观,海东市河湟文化体验区飘来青稞酒的醇香。
本届青洽会以空前的规模与深度,生动诠释了“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主题。它不仅是一场经贸盛会,更搭建了一个跨越国界、联动区域、融合多元的高能级平台。
开放合作,是青海对世界的诚意。绿色发展,是青海给未来的答案。
当青洽会的旗帜在高原夏风中缓缓降下,青海已在新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青洽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投资,更提升了青海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为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它鼓励更多企业投身绿色产业,共同探索和实践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深化发展。
未来,青海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与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化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绿色资本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将以青洽会为契机,分享绿色发展经验,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