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近段时间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贵州多地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强降雨可能导致积水、污水外溢等问题,易滋生细菌、病毒和病媒生物,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贵阳市疾控中心(贵阳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市民:汛期需要注意防范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腹泻、虫媒传染病、血吸虫病四类疾病。
肠道传染病方面要小心细菌性痢疾、伤寒、甲肝,这些疾病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传播,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手足口病属于儿童易感,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病毒性腹泻方面小心诺如病毒感染,该病主要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感染,或者喝了被污染的水感染。主要攻击人的胃肠道,引起恶心、上吐下泻、腹痛等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居多。
虫媒传染病要注意登革热,登革热属于蚊虫叮咬传播,暴雨后积水区域蚊虫易孳生,感染后可能引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和出血等症状。此外还要注意流行性乙型脑炎,该病也是经蚊虫叮咬传播,严重时可导致高热、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
血吸虫病接触疫水(如洪水漫过的区域)可能感染,表现为发热、腹痛、肝脾肿大等。
专家提醒,汛期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方面要勤洗手,接触雨水、污水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坚持喝开水,不喝生水,确保饮用水安全;洪涝期间可饮用瓶装水或煮沸水。食物要煮熟煮透,不吃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餐具高温消毒,避免病从口入。
环境卫生方面要及时清理积水,室内外积水及时清除,垃圾密封存放,使用杀虫剂、黏鼠板等防控病媒生物。此外要避免赤脚下水,接触疫水时穿防水靴,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并消毒。
虫媒生物防治方面,户外活动记住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家中安装纱窗,及时清理积水容器,并保持环境整洁。若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汛期接触史。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汛期注意防范四类疾病》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上一篇:第五次对贵州进行 医疗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