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天,所有买房人都注意!下半年,更猛的刺激政策在路上了?
创始人
2025-06-29 09:23:08
0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当下,每一个风吹草动都牵动着无数买房人的心。距离下半年开启仅剩 2 天,市场上关于更猛刺激政策即将出台的传闻甚嚣尘上。对于广大买房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密切关注的焦点,因为政策的走向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购房决策与未来生活。

上半年市场回顾:初显止跌,基础待固​

2025 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初步显现出止跌回稳的迹象。从销售数据来看,1 - 5 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下降 2.9% 和 3.8%,与 2024 年全年相比,降幅分别收窄了 10 个百分点和 13.3 个百分点,其中现房销售表现亮眼,5 月份累计同比增幅达 13.2%。房价方面,5 月份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中,虽然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 4.1%,自去年 11 月份以来,已实现连续 7 个月降幅收窄。​

商品房去库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 2025 年 5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 77427 万平方米,较 4 月末减少 715 万平方米,连续 3 个月下降,住宅待售面积减少 439 万平方米。按近 6 个月的移动平均销售面积计算,截至 5 月份,全国商品房待售库存去化周期为 24.76 个月,是 2024 年 7 月以来的最低值。然而,不同城市商品房库存差异明显,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库存去化明显,上海、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去化周期已降至 15 个月以内,核心区域去化周期甚至不足 8 个月,但部分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仍然高达 30 个月以上,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

上半年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异常活跃。1 - 5 月,虽然全国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 8% 左右,但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成交金额双双止跌回升。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持续推出优质地块,楼面价和总价 “地王” 频现,溢价率屡创新高。如杭州 4 月份以来,有 18 宗地块成交总价超过 10 亿元,其中 14 宗溢价成交。这一方面反映出企业信心和拿地能力有所恢复,另一方面也表明核心城市高品质住房需求依然旺盛。​

尽管房地产市场初显止跌回稳迹象,但基础并不牢固,市场运行仍有反复。从 4、5 月份房地产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商品房销售、房价指数等指标继 3 月份冲高后有所回落,市场信心仍需进一步修复,市场供求关系有待改善。​

政策风向:持续用力,全面施策​

政策层面一直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视为重要任务。2025 年房地产政策以 “稳预期、促需求、优供给、防风险” 为主线,通过金融支持、需求刺激、存量盘活等全方位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央层面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 “稳住楼市”,提出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4 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上,上半年央行再次下调了 5 年期 LPR,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 3.1%。财政政策上,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提升至 4.4 万亿元,明确用于土地收储和存量商品房收购。提出新增 100 万套城中村改造目标,并推进货币化安置,带动住房需求。允许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缓解库存压力。在房企融资支持上,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商业银行 “白名单” 项目贷款超 6 万亿元,支持 “保交房”;推动房企债务重组,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支持房企通过 ABS、REITs 等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

地方层面重点围绕松绑限购限贷、购房补贴和税费优惠、公积金政策优化、存量房盘活、房票安置等,从供需两端出台政策措施。在松绑限售限贷方面,广州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的一线城市。上海、深圳也在优化限购区域、取消大面积住房限购等方面进行了政策优化,同时放宽了人才购房门槛。在购房补贴和税费优惠方面,全国已有超 60 个城市推出购房补贴政策,购房补贴的形式涵盖现金补助、房票抵扣、电子消费券等。

其中,武汉提出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政策 ——“二孩家庭补贴 6 万元、三孩家庭补贴 12 万元”。绍兴则提出二孩家庭每平方米补 1500 元(上限 20 万元)、三孩家庭每平方米补 2500 元(上限 40 万元)。上半年,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首套房利率降至 2.6%),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同时,多个城市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包括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提高贷款额度、优化贷款服务流程、推动异地贷款与提取互认互通、延长贷款期限、延长政策试用期等。​

6 月 13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一举措预示着下半年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或将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打通政策堵点,为全面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奠定坚实基础。​

下半年政策猜想:精准发力,直击痛点​

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以及政策的导向,下半年有望出台一系列更具力度和针对性的刺激政策。​

在需求端,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仍将是重点。市场普遍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进一步下调,若下调 15 - 20 个基点,以 100 万贷款、30 年期等额本息计算,月供将进一步减少,30 年累计节省的利息颇为可观。同时,首付比例可能会在更多城市进一步降低,尤其是在一些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可能出现首付比例低至 10% 的情况,以吸引更多潜在购房者进入市场。此外,契税税率下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门槛提升、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降低等 “四个减免” 政策有望在更多城市推广,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交易成本。购房补贴政策也可能会进一步升级,补贴金额和覆盖范围可能会扩大,以刺激居民的购房意愿。​

在供给端,助力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提升住宅品质的政策将持续发力。央行 “白名单” 专项借款可能会继续扩容,进一步降低房企融资成本,带动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不动产 REITs” 试点有望加速推进,覆盖更多领域,为房企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偿付巨额债务,开发商在下半年加大打折促销力度的可能性较大,这将进一步活跃市场交易。同时,“好房子” 建设将成为供给端的重要发力点。政策将进一步明确 “好房子” 的开发标准,在绿色建筑、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并给予房地产企业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推动房地产企业提升住宅品质,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居住需求。此外,对于住宅土地供给的优化也将持续进行,合理控制土地供应节奏与规模,力求实现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

在金融政策方面,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态势。央行可能会根据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适时进行降准降息,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可能会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确保房企融资渠道的畅通,保障房地产项目的顺利开发建设。​

在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政策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下半年,城市更新项目有望加速推进,通过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一方面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带动住房需求的释放。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特别是加大对租赁住房的建设和供应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

对买房人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广大买房人而言,下半年可能出台的更猛刺激政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从机遇方面来看,购房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减轻买房人的经济压力。更低的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以及各种税费减免和购房补贴政策,将使得买房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购房梦想。尤其是对于刚需购房者和改善性购房者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购房时机。在市场上,随着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买房人将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挑选到性价比更高的房源。同时,随着 “好房子” 建设的推进,买房人有望购买到品质更高、居住体验更好的住房。​

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在市场政策频繁调整的情况下,买房人需要更加谨慎地做出决策。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准确把握政策的利好时机,避免错过最佳购房时机。另一方面,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有清晰的认识,不能盲目跟风购房。虽然政策在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但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分化仍然明显。买房人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城市和区域购房。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由于库存压力较大,房价可能仍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买房人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市场风险。此外,在购房过程中,买房人还需要注意房屋的质量、开发商的信誉等问题,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

距离下半年开启仅剩 2 天,房地产市场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从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和政策导向来看,下半年出台更猛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大。这些政策将从需求端、供给端、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买房人而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把握机遇,谨慎决策,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购房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南再添物流新引擎 转自:中工网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朱喜龙“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顺丰在全...
创233年新高!但斌,这次又对... 美股再度创造历史,纳指、标普5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美股全线走强,创下233年的历史新高。美股至今约...
填高考志愿别忽略这些新变化   连日来,随着全国多地高考成绩陆续揭晓,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大幕正式拉开。今年高考志愿填报迎来哪...
马斯克又批特朗普大而美法案 大... 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马斯克又批特朗普大而美法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