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吉林网
钢筋骨架林立,振捣棒轰隆作响。大安市绿源装配式砼结构构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1万立构件项目现场,工人们操作挖掘机平整场地,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建设景象。这座由旧厂房改造的新能源配套构件生产基地,以“拎包入住”创新模式和“46天投产”的速度,成为白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的生动缩影。
该项目规划建设3条混塔生产线、3条钢筋加工生产线及1条180型混凝土生产线,建成后可年产11万立方米装配式构件,其中风力发电混塔构件达180台套,预计年产值3亿元,年纳税1800万元,带动500余人就业。
走进改造中的生产车间,内部设施齐全完备。“我们租赁原‘重通成飞’旧厂房,这里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与生产需求高度契合,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更让项目从进场改造到投产仅用46天。”厂长安光感慨。
项目的“大安速度”背后,是全链条服务的强力支撑。从项目立项起,“项目秘书”便开启“领办代办”模式,全程协助办理开工手续,投产后,“专家式”服务团队定期下沉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对接市场资源。大安市更主动搭建产业联盟平台,组织域内新能源企业洽谈会,推动绿源公司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签订51台套塔筒订单,总价值7300万元。“政府不仅帮我们抢订单,还指导企业完善升规入统材料,预计7月就能为地方经济增长贡献新动能。”安光话语中满是信心。
放眼白城全域,重大项目建设热潮涌动。目前,已开复工项目166个,开复工率达92%。无论是新能源配套产业崛起,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个个重大项目正如同强劲引擎,驱动白城在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从“旧厂房”到“新引擎”,从“项目落地”到“投产达效”,白城市以创新机制、精准服务和高效执行,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随着更多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这座东北城市正以实干为笔,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毕琨宜
初审: 梁欢欢
复审: 侯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下一篇:日本熊猫迷惜别归国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