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网讯 6月25日,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人民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方超成功完成了固原市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场跨越山海的“组团式”医疗帮扶,为一名6岁的听障儿童打开了有声世界的大门。
“手术后,我们一直在观察,男孩目前恢复良好。”昨日,挂职西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莆田市第一医院护士长蔡梅钦告诉记者,一个月后,这名男孩的人工耳蜗将开机调试,他将重获新“声”。
男孩来自西吉县一个回族家庭。他的父亲毛建东介绍,儿子2岁时被发现听力异常,3岁时被确诊为双侧耳极重度聋,并且影响到语言功能的发育。多年来,他和妻子带着儿子辗转北京、上海等地救治。令他忧心的是,儿子同时患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内耳结构异常让治疗更为艰难。而植入人工耳蜗所需的高昂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
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的实施,闽宁协作“组团式”医疗帮扶的开展,三棵树公益基金会的捐赠,为毛建东一家带来了希望。“植入人工耳蜗,以前需要花费30多万元,今年国家集采政策落地后,价格降到5万元左右。”方超说,通过援宁指挥部牵线,3月3日全国第26个爱耳日期间,三棵树公益基金会2025年听力健康关爱公益计划宁夏西吉站项目启动。在三棵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这个家庭不仅获得人工耳蜗设备全额捐赠,连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也由基金兜底。
记者了解到,实施手术时,方超领衔的莆田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与西吉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男孩在一周之内即可出院。
从莆田到西吉,这场跨越2000公里的医疗接力,不仅填补了固原市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空白,也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传帮带”。西吉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苏克虎说,帮扶专家毫无保留地讲解手术的关键要点、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医疗水平。(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