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腰》最新的剧情中,刘琰兵临磐邑、焉州廉城被围,乔魏联盟同时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
魏劭出征之后,身处后方的小乔如坐针毡。不愿坐以待毙的她,决定求助博崖、殊死一搏,拦住刘琰的援军。
小乔快马加鞭地到了博崖,希望大乔夫妇能够出兵相助。然而,对于巍国与焉州的处境,大乔在一番官话套话过后,无论妹妹如何苦口婆心,姐姐却始终不为所动。
在小乔的苦苦哀求下,大乔是这样说的,“我只是一个没有远见、没有雄心的寻常女子啊,我用尽全力我也只能保护好一个人。我不像你,你可以为了乔家、为了焉州的百姓,你想方设法地让你的夫君去为你赴汤蹈火,但是我,我做不到。因为这世间没有人说明,我们必须去做对的事。蛮蛮,我可以为你赴死,因为你是我最爱的妹妹,但是我没有办法让比彘为你赴死,我不能以爱相挟。”
大乔说这段话的时候,慷慨激昂、声泪俱下,言辞之间、尽是无奈。
乍一看,大乔的话仿佛也有几分道理——她与妹妹小乔手足相连、情深似海,但是如今的博崖,话事人是比彘。在大乔看来,巍国也好、焉州也罢,终究是自己娘家的事情,与比彘无关,她不能以爱的名义来裹挟对方。
大乔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细想却又当又立。
诚然,博崖不过是个拥有方寸之地的弹丸小国,但是如今这一切都是比彘大乔夫妇白手起家、独自打拼。他们是否愿意出兵相助,完全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只是,大乔似乎忘了,她之所以能够从慌不择路的逃婚,变成立足一方的小国。自始至终,大乔所获得的一切都有小乔的影子。
当初,乔魏两家开战,魏劭兵临城下,本来要政治联姻、嫁与魏家的人是大乔。以她的勇气和情商,嫁给魏劭后的处境可想而知。将她救出火坑、成全她与比彘的人,正是妹妹小乔。
在大乔与比彘前路迷茫、无处落脚的时候,为他们仙人指路、出谋划策的人,还是妹妹小乔。
在大乔、比彘与薛泰交恶,博崖面临山雨欲来之时,帮助他们站稳脚跟、插上乔家大旗的,还是妹妹小乔、妹夫魏劭。
从光脚到穿鞋,从一无所有到一方之主,大乔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小乔与魏劭鼎力相助的结果。
在接受别人帮助时心安理得,在面对别人求援时敷衍塞责,大乔这又当又立的表现,简直令人作呕。明明就是自私,明明就是无情,却偏偏要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大乔说到底不是为了腹中的孩子、不是为了体贴的比彘,她只是为了利益。
在面对妹妹小乔追问时,大乔曾经委屈的说过,“我可以为你赴死,因为你是我最爱的妹妹,但是我没有办法让比彘为你赴死,我不能以爱相挟。”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却经不起任何推敲。
事实上,早在小乔抵达博崖之前,大乔已经知道了娘家焉州被围、巍国双线作战的消息。她口口声声说可以为妹妹赴死,但是现实却是,她没有只言片语的关心,也没有一兵一卒的相助。
大乔一不出钱、二不出力,任凭洪水滔天、战火蔓延,她自岿然不动、稳坐钓鱼船。大乔对妹妹的爱,只是挂在嘴上的复读机,没有任何的行动力。
讽刺的是,大乔自认为已经独立门户,与娘家没有关系、与妹妹没有交集。然而,肉眼可见的事实是,博崖的山头挂着乔家的旗帜,大乔夫妇到处以魏劭连襟国的身份自居。
扯大旗,做虎皮。在刚刚立国、根基不稳的时候,大乔需要借助焉州的实力、蹭上巍侯的名气,所以她自然乐于和妹妹亲热、和娘家来往。
如今,博崖刚刚有了一定的实力,她就恨不得立马和巍国、和焉州撇清关系。
在我们的身边,大乔这样的人有很多,落魄的时候,别人拉上她一把,她理所当然、毫不感恩;风光的时候,别人请她帮忙,她瞬间变脸、不愿帮忙。
大乔的眼中,从来都只有利益,没有亲情。妹妹也好,娘家也罢,能利用的时候自然是背靠大树、抱紧大腿;一旦对方失去了价值,她就会及时切割、划清界限。
假如,巍国在与刘琰的战斗中占得上风,她会毫不犹豫地派出两万精兵,急不可耐地分上一杯羹;但是,假如巍国被动挨打、形势不容乐观,她就会视而不见、不动如山。
对于大乔而言,只能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
只是,大乔终究还是眼皮子太浅、格局太小。她并不明白,以博崖的国力,之所以能够在群狼环伺的丛林中生存,不是因为比彘够勇猛、自己够聪明,而是因为刘琰们明白打狗看主人的道理。
博崖之所以能在夹缝中生存、在乱世中发展,是因为大乔与巍国、焉州的关系。敌国忌惮巍国与焉州的实力,所以才不会对博崖出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乔的目光太过短浅,她并不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假如焉州国破、巍国覆灭,那么以博崖的方寸之地,又怎能在乱世中独善其身?
不经事,不见人。在这场风波过后,小乔终于看清了姐姐的为人。有些人,像是一块捂不热的石头,即使你对她再好,她也不会对你付出真心。
小乔用血的教训告诉你,有些亲戚,该断就断了吧;有些姐妹,该散就散了吧。
大乔这样的人,一定要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