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用上AI,已经是当下谷歌AI战略的核心。日前谷歌方面确认,将在Windows10和Windows11平台的Chrome浏览器中引入Gemini AI助手。对此其表示,Chrome浏览器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旅程,这不仅是单纯的功能叠加,更是深度整合的全新体验,也意味着用户将在使用浏览器时享受到更多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据悉,Gemini AI助手的功能将与Chrome侧边栏深度集成,用户可以像使用Edge浏览器的Copilot一样,随时调用AI助手进行信息查询、内容推荐等操作。
由此不难发现,谷歌的AI战略又一次转向了,似乎开始在追求所谓的“Gemini Anywhere”。
用安卓产品管理与用户体验高级总监Guemmy Kim的话来说,就是“谷歌正在把Gemini扩展到你所有的设备上,让它成为一个真正聪明又乐于助人的助手,无论在跑步、开车、还是躺在沙发上,这个助手都随时准备帮忙”。据悉除了Chrome之外,Gemini未来还将出现在Wear OS、Android Auto、Google TV、Android XR等操作系统中。
然而就在三个月之前,谷歌的做法却是将Gemini从Google App中剥离,并鼓励用户下载独立的Gemini App。彼时外界曾将谷歌的这一做法解读为押注独立应用,从而提升Gemini作为AI核心产品的品牌认知度,避免用户将其视为“翻版的Google Assistant”。
为了强化用户对于Gemini品牌的认知,当时谷歌方面甚至不惜冒着用户因为迁移成本、而放弃使用Gemini的风险。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谷歌对于Gemini的战略规划会突然转向呢?其实这可能与其AI业务在4月的重组有着密切关系,当时负责谷歌AI聊天机器人的高管Sissie Hsiao,在4月初就辞去Gemini应用程序负责人一职。
在早前有消息源曝光的一份员工备忘录中,Sissie Hsiao将她在Gemini的工作称为故事的“第一章”,并暗示谷歌的AI战略即将进入新的篇章。进入2025年后,Gemini的表现不错。根据4月的AIWeb流量TOP100榜单显示,Gemini依旧延续了两位数的高增长,月活用户更是来到8500万。
可是问题在于,除了Gemini之外,谷歌所推出的涵盖AI聊天机器人、AI翻译,以及AI研发等多个赛道的应用都表现平平,月活均未突破千万量级。与此同时,作为核心竞争对手的ChatGPT则在上月实现了月活突破4亿的成绩,从而导致Gemini与它的差距反而变得越来越大。
ChatGPT强大的虹吸效应无疑是谷歌AI业务不可忽视的一大挑战,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用户为什么要舍弃更有知名度、更容易获取的ChatGPT,来选择自家的Gemini。由于当下的AI模型已经强大到了一定的地步,所以Gemini、ChatGPT这类AI助手都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特点,那就是排他性,由于无论哪一个AI助手都能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也就导致用户最容易接触到哪个,往往就会一直用下去。
显而易见,拥有先发优势的ChatGPT称得上是优势巨大。同时谷歌将Gemini从Google App中剥离固然可以强化用户对于Gemini是对标ChatGPT的感知,但代价却是它将无法借助Google App的流量。换而言之,把Gemini从Google App剥离虽然确实提升了前者在存量用户中的知名度,却对于吸引新用户毫无意义。
但Gemini当下的核心任务却是触达用户,进而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它,所以浏览器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介。作为普通用户触网最为常用的工具,浏览器的使用频率同样也相当之高,再加上如今Chrome的市占率更是独树一帜,因此将Gemini整合到Chrome,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使用浏览器上网的用户会更容易地接触到Gemini。
事实上,将AI助手整合到浏览器这件事,已经有微软和腾讯的珠玉在前了。此前在4月中旬,微软方面在Edge浏览器中上线了AI助手功能 “Copilot Vision”,同一时间点腾讯旗下的QQ浏览器也推出了QBot。一旦用户发现打开Chrome就能获得随时随地使用Gemini,而不再需要输入网址或是开启App才能打开ChatGPT,前者苦恼的用户增长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