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在介绍建议或调研经历时,经常会聊起人工智能,有的说“天天都在用DeepSeek”,还有的主动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人工智能使用心得。针对“如何让AI赋能千行百业?”这个问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建议。
AI话题的火爆延续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认为,我国作为科技大国,目前已经成为AI技术的领先国之一。AI技术最终要服务的是人,未来每一个人都要学会使用AI,提高工作效率,让生活更美好。
丁光宏表示:“我们就想办法利用这些,把它当作工具,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广泛应用,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这样的话,慢慢地就会进入到人工智能辅助的人类生活新时代。你学了AI,AI就是你的工具了,你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当下,人工智能正不断融入各行各业,为千行百业注入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义汉说,在医疗领域,随着我国自主AI技术的进步,未来手术机器人的运用将更广泛。
陈义汉介绍:“我们国产的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上大有用武之地,也会极大帮助临床医疗质量的大幅度提升。随着我们自己AI领域的进步,它对于手术机器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它们的结合,对于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上更大范围的使用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认为,未来应该让AI赋能教育,可以考虑在全国层面做统一的人工智能平台,供成千上万的学校使用。
丁洪说:“AI需要用到很多平台、算力等,其实中小学去做这个自身有难度。可以考虑在全国层面,由教育部来做一个统一的平台,这样的话可以给成千上万个学校去使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贡献应体现在能帮助平凡个体和弱势群体,要鼓励企业针对弱势群体开发人工智能技术。
汪小帆表示:“如何能够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如何能够有更多便于老年人群和残疾人群使用的人工智能工具等。我觉得要实现这些,不仅要技术先进,还要成本低,而且容易使用等。DeepSeek就是在这些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要持续努力,包括从政策上怎么样鼓励企业能够针对弱势群体开发合适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为弱势群体使用人工智能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平台支持等。同时也要做好监管与评估,防止弱势群体因为技术的使用不当而遭受到某种程度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