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第一时间》)今年伊始,来自中国的开源AI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这段时间,就有不少高校引入DeepSeek,不仅实现24小时答疑解惑、精准回应校园生活诉求,还大幅提升老师的办公科研效率,智慧教学与研究场景正在变为现实。
新学期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在自主研发的教学科研行政平台中接入了“满血版”DeepSeek,在学校算力的支持下老师们多了一个专属“智能助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主任 龚新奇:我们现在做各个学院的各个学科专业的大模型,用DeepSeek做训练。今后的科研,大模型就是一个基础设施,它会促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生产能力的提升。
还有一些师生将课件、研究等“喂料”给DeepSeek,“训练”出专属的课程知识库、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团队开发的AI助教“数你最灵”最近很忙,每天要回答近2000多个提问。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赵光凯:意味着我们真正引入了24小时的AI助手,数学知识可以放入知识库里,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不需要再问老师了,大大减轻老师的沟通成本。
接入DeepSeek不仅服务教学,还让校园生活更智慧。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数字平台上,公共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罗安源点击“e问e答服务平台”版块,输入“如何开具在学证明”的提问,就可以迅速得到回答,现已覆盖1300多条校内服务方面的诉求。
在南开大学,师生们可以在学校的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创建自己专属的AI应用。师生们自己创建的8000多个智能体,从校园活动资讯查询,再到专业科研问题的检索,无所不包。文学院的师生创建了“大语智慧学伴”的AI应用,相当于拥有了可以随身携带的语文老师。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