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知识工作者的挖掘机,大幅提升教学与科研生产力。
——————————————
【发表说明】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AI像一头洪水猛兽,学生一旦用上AI,就会走向异端。
然而,AI是拦不住的!这是从国际、到国内先锋教师共同的认知!
而且你越拦着学生,学生就越会偷偷摸摸地使用,并且会以“用AI应付作业、老师还不知道”为乐。
老师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学生和AI的蒙骗,于是对AI更加嗤之以鼻……
其实,当我们正视AI、承认AI对学生学习是有一定价值的,我们允许学生恰当使用AI之时,也许学生对待AI的态度、对待作业的态度反而会360度大转弯呢!
以下为 河南师范大学 郭静思老师的《AI时代教师必备技能》课程作业,介绍了她有一次特意要求学生使用AI进行汇报PPT制作的教学经历,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真切体会。
——————————————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我发现原来AI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功能,这是以前根本没有关注过的。
我对AI的应用更多的是帮助我做教案设计和开发题库。这学期我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并运用AI。
因为学生们还不太明确老师们对AI的态度,甚至有的同学对AI的了解仅停留在百度搜索中显示在页面第一部分的AI解析。
但对于管理学专业,学生们对于AI的学习是迫切的,因为企业都开始数字化转型,AI渗透到了组织的方方面面,如果现在还不能有效应用对未来的就业绝对是不利的。
于是,这学期期末汇报PPT,我要求学生们用AI生成。为了确保他们真的有效的使用,我要求他们在系统中提交他们的工作流截图。
在这过程中,学生们对AI的态度发生巨大改变,从最开始觉得陌生甚至抵触(因为和往常的作业形式不同,需要他们沉下心来学习AI相关的知识之后才能输出作业),到慢慢的探索出在使用AI时的一些乐趣,到最后课程结束学生们说AI确实帮助他们提高了效率,以后会好好研究,更有效的让AI为自己提能增效。
更为可喜的是,盲目依赖AI的现象并没有发生,学生们纷纷反馈说:他们发现了AI的很多问题,也都互相提醒要批判使用。
在这学期我看到了AI给我和学生带来的价值,但是我只了解冰山一角,还希望能多多向王珏老师学习,希望AI能更多元的融入到我的教学当中,更希望能给学生一些新的启发。
感谢王老师的AI课程,太赞了!
——————————————
以下是王珏老师特别邀请郭老师对此次教学经历所作的视频分享录像:
——————————————
【王珏老师在视频中的点评要点】
1、AI作用于教学的底层逻辑:高阶思维--主动思考--个性化--情感动机
2、人的批判性思考、甚至想象,是需要“靶子”的——要什么、不要什么。
基于靶子开展进一步的思考,比凭空思考,是人类更为擅长的——AI就可以充当有相当合理性、但又有相当提升空间的“靶子”。
这个靶子,对学生意味着“支架”——“创造”、“灵活迁移应用”对于初学者是比较困难的,AI的介入相当于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案例、搭了一个“支架”!!!
AI降低了学习(综合应用)的难度,提高了对思维的启发性——容易产生“心流”状态,产生进一步改进的动机。
所有学生并没有把PPT拿来就用的现象,学生一直在尝试不断地讨论、优化,同学们大多非常积极,有的完成了4版、5版。
——不过,这里又需要学生自己开展“高阶思维”的加工。
3、批判、想象、创造,甚至是提问,这些都需要“洞察”——所有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的洞察,老师应该教什么——作为结果的知识,作为洞察的知识(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
4、担心学生未来没有AI,就无法有效工作了——不需要特别担心,原因如上:AI不仅是一种帮助工作的工具,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思考、提升自我的工具。
思考:怎么样进一步优化考核形式,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