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形机器人,深圳发力
创始人
2025-02-24 06:19:20
0

2月23日,深圳市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亮出了深圳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家底”。

企业“梦之队” 打造“当日达”产业生态圈

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这是属于深圳的“丰厚家底”。在这里,已经汇聚组成了一支可以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梦之队”,正迸发出创新活力。

在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领域,深圳的成绩同样亮眼。2月22日,腾讯元宝超越豆包,在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的排名“蹿”至第二。思谋科技、晶泰科技、北科瑞声、元象科技等公司已成为机器视觉、AI制药、智能语音、3D视觉领域垂类模型“领头羊”。

此外,深圳机器人“天团”也已崭露头角,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占中国上榜企业近1/4。同时,汇聚了乐聚机器人、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优必选等整机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技术工作人员对机器人进行模拟现场测试,图源深圳政府在线网

作为全国工业大市和数字经济高地,深圳已逐步构建了从底层技术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生态,覆盖芯片、大模型、运动控制、核心零部件、本体及下游应用等全环节。

完备的产业链条也衍生出“当日达”的产业生态圈。“上午下单的零部件当天下午就能完成制作并送达,不仅极大提升了产品迭代创新的速度,更为创业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市场先机,使深圳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林毅说。

开放100个AI应用场景

打造技术试验场

如何跨越从技术创新到商业应用的“鸿沟”?在深圳,基于产业规模大、紧密贴近市场等优势,企业得以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卡位新赛道、积蓄新优势。

在政务服务领域,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全面部署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打造了多个场景标杆。深圳宝安政务大模型率先接入“腾讯混元+DeepSeek”,结合私有化部署的宝安区专属知识库,实现1+1+1>3应用效果;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福田区上线了70位AI数智员工;“i深圳”App正式上线试运行AI政务助手“深小i”......

在垂直行业领域,深圳培育出一批示范行业应用。思谋科技打造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为全球逾百家行业头部企业装上“智慧大脑”;2024年3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球首场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打造80余个清扫应用场景。

在生活服务领域,家庭清洁、咖啡调酒、棉花打顶、船舶除锈、公园除草、自动巡检等细分场景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和产品。肯綮科技的“登山助力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的“亚冬会互动机器人”……机器人“上天、入地、下海”无处不在。

“夸父”机器人在工厂执行扫描任务,图源深圳政府在线网

据了解,2025年,深圳将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加速场景供需匹配,助力企业研发产品、迭代技术、验证性能。推动政府部门和国企主动开放市政环卫、应急救援、大模型辅助医疗、医疗康养等应用场景;鼓励制造业企业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全面开放技术研发、质量检测、流水线组装、物料搬运等生产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千万元训力券 百亿元产业基金

除了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外,下一步,深圳还将在政策、创新、机器人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政策支持方面,深圳将加紧兑现政策“大礼包”,向企业发放最高60%、最高1000万元的训力券补贴,以及模型券、语料券、场景补贴等。林毅透露,今年深圳市区将多渠道筹集45亿元政策资金,3月起接受企业申报。

近期,深圳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专用数据集、提升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等予以精准支持。同时,还将在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鼓励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进行协同攻关。

创新生态方面,深圳将推动模力营等创新孵化器持续优化空间、算力、模型、资本等一站式服务,用创新孵化器解决空间难题。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软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资一批高成长性企业,用百亿元基金解决融资难题。对人工智能人才进行分档支持,提供安居、创业辅导等全方位服务,用人才政策解决创业难题。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深圳将重点攻克“大脑”大模型、“小脑”运动控制、跨模态实时交互等关键技术,提高人形机器人产品软实力。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关节电机、力传感器、电子皮肤、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持续强化机器人产品硬实力。支持开展机器人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及测试验证工作,加速构建机器人专用数据集,加快机器人技术研发和迭代。

作者: 杨子晏 刘逸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 保护... 本报讯(记者 莫昌伟)7月12日上午,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
9名导游违规被处置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吴梦婷)7月9日至11日,西宁市旅游服务保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
提高监管效能 推动食品安全工作... 本报讯 (记者 乔欣) 7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赴西宁市开展实地检查。检查组深入...
西宁“五城”建设成绩单亮眼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7月1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西...
高原暮色里的黄南韵味 向市民游客介绍黄南特色产品。本报记者 齐延迪 摄本报记者 齐延迪 “这是咱们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七彩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