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洋”遇见AI 共赴一场“新”浪潮 如东打造“AI+”产业融合新高地
创始人
2025-11-24 09:15:09

近日,在第十七届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期间,以“AI向新·链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赋能如东现代产业发展恳谈会成功举办。会上,“人工智能赋能如东现代产业发展联盟”正式启动,标志着如东在“AI+”协同创新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记者 孙小程

江海交汇处,创新浪潮涌。

立足承南启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一个以绿色算力为基、场景应用为翼的“AI+”产业高地,正在如东加速崛起。绵长的海岸线上,风电机组如林而立,从如东输出的绿电,为人工智能的“拔节生长”提供算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构建出强大的制造业集群,为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开辟了广阔空间。

近日,在第十七届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期间,以“AI向新·链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赋能如东现代产业发展恳谈会成功举办。会上,“人工智能赋能如东现代产业发展联盟”正式启动,标志着如东在“AI+”协同创新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表示,南通市如东县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承接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优质土壤。依托资本市场的力量和政策支持,如东有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在人工智能新赛道上大有可为。

上海证券报不仅是国家金融政策的权威解读者、资本市场秩序的坚定维护者,更是产业资本与区域发展的深度链接者、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赋能者。叶国标表示,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上海证券报将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和平台功能,助力如东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创未来产业新格局。

产学研积极献策 找准AI产业新引擎

人工智能近年来的蓬勃发展,让其逐渐渗透至千行百业,成为支撑创新与变革的基础性力量。恳谈会上,近百位学界、业界大咖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如东“方案”。

围绕海洋经济,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慧敏分析称,如东濒临黄海,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和滩涂资源,在海上风电、海洋渔业等领域已有较好基础。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在港口领域,可以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调度、无人巡检、自动装卸,打造“无人港口”;在海洋牧场领域,可以利用AI进行智能感知监测、精准养殖决策,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在海洋资源勘探领域,可以借助AI技术加强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能力。

针对新能源领域,上海市浦东未来能碳产业研究院院长熊健表示,我国能源发展正在从过去单纯追求装机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系统性、安全性和协同性的新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丰富的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基础,如东可以以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示范工程为旗帜,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能源的“发、输、储、用、管”各个环节,最终构建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高度智能化、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系统。

公安部警用装备库首席专家、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原副局长、中国低空经济百人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陶军生聚焦低空经济领域的安全管控问题。他认为,无人机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但“无安全不低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他呼吁,人工智能企业积极参与低空安全领域的技术攻关,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企业实践环节,多位企业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具体产业中的应用案例。中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谢书鸿介绍,中天科技主张以AI赋能核心能力,从“传统制造”转向“AI+材料+场景”的解决方案,由“制造+AI”迈向“AI+制造”。中天科技在材料创新上:一方面实现了材料研发智能化,通过高通量计算、生成对抗网络、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加速新材料的发现与优化;另一方面推进制造工艺与材料的协同优化,实现材料性能与制造工艺的实时匹配,如导线厂基于数据驱动的铝合金线生产工艺优化。

江苏新思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分享了公司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结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他特别介绍了公司研发的“无负极电池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在显著提升无人机、机器人等续航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荷重能力。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他建议,应当突破传统“算力堆砌”的发展模式,转向更注重能效的技术路径。

上海松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凯旋从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层面出发,分享了公司的创新成果。他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从互联网领域向物理世界延伸,但面临训练数据十分匮乏的瓶颈。为此,公司开发了物理AI仿真系统,可以通过高精度模拟物理世界规律和生产规则,来生成海量、高价值、低成本的训练数据,大幅提升物理AI模型训练效率。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仿真等多个领域,目前已经与数十家大型央国企、科研院所、芯片公司建立深度合作。

“扣题”三大产业 谱写如东AI新篇章

如东县经开区猫宁智慧电商快递物流园经过智能化改造,包裹处理效率从每小时8000件,跃升至2.5万件,错分率降至万分之五;洋口港金红叶纸业采用AI工艺优化系统,有效将企业设备启停成本降低20%,蒸汽单耗下降4%……在如东,人工智能已然深度嵌入千行百业的生产一线,催生出可感、可知的发展动能。

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无疑是AI“大显身手”的主战场。如东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是AI赋能的关键领域。

新能源产业方面:如东建成全国最大的海上LNG能源岛——阳光岛;拥有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和首个风电母港;全国最大“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国内首个重力储能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在此顺利实施。

新材料产业方面:如东拥有全国前30强的化工园区,科森、巴斯夫、爱森、中化、桐昆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如东投资建厂;共有新材料企业400多家,销售额超亿元企业60余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新装备产业方面:如东本土企业中天科技成为南通首家营收突破千亿元的制造业企业,三一帕尔菲格、远东海缆、远景能源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100余家在此落户,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三大主导产业的蓬勃发展,为AI与实体经济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

如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邵锋表示,如东将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慧工厂,让生产环节更高效、更精准、更绿色。推动AI技术供给的应用化转向,发挥AI技术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作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后续,如东还将强化平台建设,争取布局建设更多高水平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立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更多AI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在如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欢迎各位专家、企业家把如东作为科技创新的试验田、成果转化的首选地,与我们共同拓展‘AI+制造’‘AI+医疗’‘AI+养老’等多元场景。”邵锋表示:如东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搭建AI产业的耐心资本,撬动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做实AI人才选树、培育、服务的全链条工作,构建“要素供给—需求对接—成果转化”全链条协同机制,加快营造“如东成就人才,人才成就如东”的良性互动生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泸州老窖旗下金舵投资增资至约3... 每经AI快讯,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四川金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泸州老窖资本控股有...
生物制造,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来源:人民日报人工合成淀粉样品可降解塑料餐具样品微生物蛋白样品利用人工途径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示意图。...
北极熊秋拍稳健收槌,王渔父花鸟... (来源:百姓关注)在众多艺术珍品中,三大焦点拍品表现尤为突出:王渔父的花鸟画代表作以30万元落槌价荣...
木林森股价涨5.01%,华夏基... 11月24日,木林森涨5.01%,截至发稿,报9.65元/股,成交5.14亿元,换手率5.10%,总...
广弘控股涨2.00%,成交额2... 11月24日,广弘控股盘中上涨2.00%,截至10:25,报6.11元/股,成交2042.9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