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11月21日,《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淋巴瘤AI医生》标准启动研讨会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召开。会上,多位专家就AI医生在肿瘤应用的现状及前景进行探讨。
在医疗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真正的创新不止于技术领先,更来源于“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加速融入医疗行业,患者对安全、有效、可获得的智能化诊疗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基于此,中国信通院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携手医院与科技企业,共同启动淋巴瘤AI医生标准研究工作,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专科专病领域的规范化应用,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患者需求。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马军教授表示,血液肿瘤是推动医学创新最早、最快的领域之一,许多突破性药物和技术均源于血液学研究。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化工具在循证医学、知识更新和临床决策支持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缓解医生工作量大、经验传承困难等现实问题。当前“淋巴瘤AI医生”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承载着把专家经验结构化、标准化并惠及更多患者的目标。他期待行业共同推动技术完善,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高质量、更可及的医疗服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表示,中国信通院推动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化建设的核心使命,就是让人工智能始终以患者利益为导向,服务于提升患者体验和就医质量。淋巴瘤诊疗路径长、专业依赖高,AI介入必须建立在严格规范和明确能力边界之上。淋巴瘤AI医生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建立行业基线,确保模型安全、专业、可解释,让患者在获得智能化服务的同时更安心、更放心。
全宁健康董事长韩圣日表示,淋巴瘤患者在整个诊疗周期中对权威信息和风险判断需求强烈,但医生资源有限,难以及时覆盖所有关键节点。智能体技术可为患者提供可靠支持,同时辅助医生提升管理效率。他强调,标准制定将为行业树立统一规范,使智能化工具在安全、有序的框架下发展,为患者构建可信赖的AI诊疗辅助体系。
专家研讨环节,来自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三位专家,共同分享了临床一线的真实需求。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淋巴瘤诊疗流程复杂、信息更新速度快,而基层医生与患者对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日益提高,需要一个能够减少信息差、提升诊疗一致性、支持长期管理的智能化工具。
“淋巴瘤AI医生”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将最新指南与循证证据转化为可执行的临床建议,也能在随访管理、风险预警、用药辅助等方面提升整体效率,为患者带来更规范、更可及的诊疗体验。同时,他们也表示,将全力响应行业号召,积极支持并配合“淋巴瘤AI医生”标准建立工作的推进。
患者的安全和隐私性非常关键,淋巴瘤AI医生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循医学伦理、保障患者隐私、确保可解释性和专业性,让患者受益成为所有技术创新的第一原则,确保淋巴瘤AI医生在实际应用中“可用、好用、可信赖”。
本次标准启动研讨会的召开,意味着淋巴瘤AI在行业规范体系下迈出关键一步。未来,中国信通院将继续联合医院、科研与企业,共同推动标准深化落地,该标准体系将不断完善,助力人工智能在淋巴瘤诊疗领域更加成熟、安全、可靠,让科技创新真正惠及广大患者,只有在规范下发展,AI才能真正服务临床、服务医生、服务患者,为提升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能力、推动智能医疗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四喜》大结局:直到冯美奇未婚先孕,何丽华才知沈明珠多么难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