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1月17日刊登题为《事实证明,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美国追求“完美”相比,中国关注“扩散”和开源也许是更好的做法》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发布其人工智能模型时,开发者们对其高性能和低计算成本赞不绝口,同时也对这家公司决定以开源方式发布模型表示赞赏。开源模型让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
2025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开发者发布了一系列开源人工智能模型,给海外开发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表明中国有能力在这一新技术的研发竞赛中迎头赶上。
开源模型,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开源模型,也许会逐渐淘汰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等美国公司推出的专有模型。就连一些美国企业也开始考虑中国的模型:上个月,爱彼迎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赖恩·切斯基表示,其公司已经开始使用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他认为该模型好用、速度快、成本低。
近日,祥峰投资东南亚及印度公司投资执行董事陈业鹏(音)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财富》创新论坛上表示:“中国更关注拓展,而美国则更关注完美。”中国的人工智能模型往往成本更低、更轻量化,因此更容易进入大众市场。“如果你看看淘宝并搜索儿童玩具,你就会发现有相当多的玩具嵌入了DeepSeek模型。这说明了就人工智能应用而言,他们有多么领先。”
尽管开源人工智能可以推动创新,并以新技术惠及大众,但也存在风险。
即便如此,大多数专家仍然认为,开源人工智能最终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迪纳人工智能公司总经理辛西娅·西安塔尔表示,对金融等受到高度监管的行业而言,开源模型可以成为一项优势。她说:“这种模型必须是可审计的。它不能是‘黑箱’。我认为,这正是开源模型的优势所在。”
陈业鹏认为,使用开源人工智能模型也能防止企业过于依赖研发这些模型的科技企业。“使用专有模型的问题在于,(科技企业)可以调整模型。科技企业可以提高收费,而你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它们甚至可以改变模型的性能特征。”
他进一步表示,开源模型和专有模型并非相互排斥,无需二选一。在试验阶段,闭源模型可能更好,因为用户很快就能了解其人工智能投资回报。一旦企业准备扩大人工智能运营规模,就可以转向开源模型以降低成本。(编译/胡婧)
11月8日,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图为与会嘉宾步入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会场。(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