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从内容生态开始,并迅速蔓延至生产关系层面的深刻变革,已悄然来临。
如今的我们,正在面对一个怎样的“生成式AI”时代?
是技术参数的不断“屠榜”?还是诸多AI能力的日新月异?都是,也都不是。
对大多数普通人,乃至有技术基础和技术意识的AI产品用户而言,如今市面上的AI产品,其能力已经足以胜任大量日常工作和生活需求。换句话说,“智能涌现”已经不再稀缺。
这或许也是本次百度世界大会最不一样的地方——大量聚光灯越过了技术、产品和相关AI能力参数,被投射到了AI浪潮中泛舟的大量普通人身上。
“每个人都应该内化AI能力。”李彦宏的这句话,也让百度的AI战略重点,走入了卷“效果涌现”的新阶段。
这句话的大背景是,AI已经不再是三年前的“玩具级”应用,而是像八年前的推荐算法,再一次从技术底层,重构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从AI化的搜索引擎开始,再到无代码的应用打造平台,大量开发者、普通工作者,正通过百度的赋能,转变为AI时代的超级个体。相较以往中心化的技术涌现,如今在更全栈的超级生产力工具助力下,涌现出的大量“超级个体”却是高度去中心化的。
伴随着“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相互叠加,一场从内容生态开始,并迅速蔓延至生产关系层面的深刻变革,已悄然来临。
一个普通人,从0基础成为一个“嵌入式”产品经理,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在五年前,那么很可能是半年以上的嵌入式语言学习、又半年的实操经历,才能胜任一个嵌入式工程师的初级角色。
但在如今AI工具的加持下,这个进程被缩短到了两周以内——一个有程序基础的架构师,通过手上的AI工具,可以把一个电子“吧唧”(一种二次元谷子)用嵌入式语言,改造成一个可对话电子徽章,同时兼具如今智能助理的大部分功能。
个中缘由也不难理解。在传统的工业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中,个体价值的实现被其所嵌入的组织牢牢锁定。组织的规模、资源和流程,几乎定义了个体能力的上限——一个有创意的老师,如果不懂绘画、不懂动画制作,就无法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一个有责任心的村官,如果缺乏课程设计和法律知识,就很难发起一场专业的反诈宣讲。
但在如今,曾经的不可能,正通过百度的赋能,变成一种“极具穿越感”的现实。
一位来自湖北某山区学校的老师,面对孩子们“想看看自己画的画动起来”的朴素愿望,她不必再去耗费数月学习复杂的动画制作软件。她打开了“百度文库”,使用AI绘本功能,通过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将孩子们的涂鸦变成了一部生动的动画短片。在这一刻,AI抹平了她与专业动画师之间难以逾越的技能差距。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位97年的村官身上。面对农村日益严峻的老年人反诈问题,他希望建立一个反诈课堂。在过去,这至少需要一个小型团队——一个课程设计师、一个法律顾问、一个内容撰写者。而现在,他通过“百度文库”的GenFlow功能,AI在几分钟内自动帮他完成了课程大纲制定、权威案例搜集、PPT生成乃至讲稿的撰写。
上述两位主人公,他们大部分的工作不再需要“亲力亲为”,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指令,让AI完成了具体的执行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他们已经从曾经的内容创作者,变成了一个需求的定义者和结果的审核者。
他们也只是AI催生无数“超级个体”的其中几个缩影。曾经需要大量开发成本和生产工具的“企业级能力”,如今通过大量的自然语言驱动的AI产品,被下放到了普通个体上,对他们而言,软件开发的门槛,已经不再是专业编程语言,而是“敏锐的产品意识、产品逻辑和设计能 力”。
而在未来,大量的公司组织形式,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大量基础执行工作将被相应的AI产品接管,而更多真人员工将被投入到给更具创造力的领域发挥价值,这或许是“超级个体”时代带给生产关系上最直接的变革。
“超级个体”的涌现,本质上已经从“智能涌现”再进一步,走入了“效果涌现”的范畴。这意味着AI工具已经走出了实验室的参数范围,开始在商业世界中落地生根,并带来实际生产力。
这也是如今百度AI应用矩阵的进化重点:其一是极度贴近、切中用户的真实需求;其二是应用场景全面指向生产和生活,为用户解决具体的、复杂的问题。
换言之,场景多变复杂,需求极端落地,这对于百度而言,则是对其“端到端全栈能力”的又一次检验。从底层的文心大模型,到中间层的AI原生应用开发平台,再到上层的“全家桶”应用矩阵,这种垂直整合,使得百度能够“高频迭代AI产品”,让AI应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甚至“超出用户期望”。
曾经“重资产”的生产资料和复杂劳动,也通过AI应用矩阵,进一步重构和“轻量化”。以直播电商为例,跟实体行业不同,它的核心生产资料是内容、流量和时间。在过去,这些资源高度集中且成本高昂。如果是个体经营者或者是小微企业,除非是单独开一个直播电商部门,否则不仅“分身乏术”,成本上也难以覆盖。
但在如今,“慧播星”数字人的全面开放,尤其是“一部手机就可开直播搞副业”的能力,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对于一个长期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来说,只需进行必要的设置,即可用自己的形象生成一个数字人分身,7x24小时不间断地在多个平台直播销售他的农产品。哪怕在两年前,这也需要专门的MCN公司来进行运营。
截至今年双十一,慧播星数字人带货GMV同比提升91%,开播直播间数同比增长119%。远至地球另一端的巴西,也出现了慧播星数字人的身影。在此基础上,最新的“实时互动型数字人”还能对真实世界信息做出即时反馈,让人与服务之间的链接更加“丝滑”。
另一个变化,则是复杂脑力劳动的自动化再生产。在这一层面上,AI或许可以被称作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生产力”。
以本次世界大会官宣的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 3.0为例,这代表着AI能力已经从单点、连续问答,正式“升维”到流程再造的层面。一方面,它拥有强大的全局记忆能力,可以记住用户过往沟通信息、使用资料,并在有需要时自主调用。截至目前,GenFlow3.0活跃用户超20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通用Agent。
GenFlow3.0可以调用Office Agent,是全网第一个真正吃透了Office功能的AI。除此之外,它还有定时任务、多任务并行、随时暂停追问、全模态内容生成编辑等各种能力。
另一个直白的案例,就是本次百度世界大会——无论是邀请函、官网,到留资、参会、现场活动的整套系统,都是由全新升级的秒哒2.0无代码生成的。这代表秒哒在先进生产力方面,已经在实际落地层面得以充分验证。同样复杂的应用,秒哒已经生成了40万个。
而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AI驱动的萝卜快跑,也遍布全球22座城市,每周全无人单量超25万单,全球累计出行服务超1700万次,超过谷歌Waymo,稳居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萝卜快跑的全无人驾驶,平均行驶1014万公里才会出现一次气囊弹出事故。这一数据不仅远超人类驾驶员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谷歌Waymo安全水平。
从手机直播到日常工作,乃至户外出行,百度的AI产品矩阵早已不是零散的“小工具”,而是围绕“超级个体”的工作与生活流,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态平台。个体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能力跃迁,平台则在这个过程中沉淀数据、迭代算法,并最终收获一个AI原生的商业闭环。
到目前为止,AI已经能胜任大量的人类劳动,一个经久不衰的“灵魂拷问”也再度浮现:驱动AI的“人”,还剩下多少“价值”?
这也是本次世界大会,试图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正如李彦宏在会上所言,“我们更关心如何让AI跟我们要做的每一项任务,都能进行有机结合,让AI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原生推动力。”。他所提出的“内化AI能力”,便成为了这个“超级个体”时代的新生存法则。
所谓“内化”,并不是简单的“使用”AI。“使用”意味着AI仍然是一个外部工具,一如锤子和锤手,碳基和硅基,仍然泾渭分明;
到了“内化”的层级,则意味着劳动者将AI的能力,深度融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工作流之中,使其成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如同一个“外接大脑”或“第二驾驶”。
这是一种无法被AI替代的核心能力。
对大量的“准超级个体”来说,自己的核心价值,也非“掌握了多少核心科技”,而是学会如何去定义问题,以及整合大量零散的功能,“组装”成一个堪用乃至好用的产品和工具。
在此过程中,百度大量的AI矩阵产品得以充分发挥技术实力,这也是百度长期坚持端到端全栈能力的意义所在。
回望过去,在中国乃至全球的AI浪潮中,百度无疑是“起大早”的那一批。从十多年前布局AI,到“All in AI”,再到构建起“芯片-框架-模型-应用”的四层全栈能力,中间经历了漫长的技术投入期。
如今,随着“效果涌现”的拐点真正到来,随着“超级个体”的批量出现,百度也将引领着更多企业和个人赶上AI时代的“大集”。
上一篇:青岛第14金!青岛运动员尹永杰、孙晓倩携手队友,摘得全运会柔道混合团体金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