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博导郑娅峰谈“传统文化+AI热”:坚持AI赋能而非AI主导
创始人
2025-11-13 12:44:21

“传统文化+AI热”反映出科技工具在重构传统文化认知场景中的积极作用。这一方式怎样拓展文化传承的边界?实际教学中应当怎样运用AI?又如何避免因技术简化导致文化内涵浅层化的问题?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11月11日,记者+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育科技中心副主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娅峰,试图找到答案。

郑娅峰 受访者 供图

郑娅峰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科学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她认为“传统文化+AI热”不仅需要解决“怎么做”的技术问题,更需要为“为什么做”注入文化意义。探索路径上可以更积极主动更加多元,但最终指向是引导教育回归文化本质,坚持 “AI赋能”而非“AI主导”传统文化传承。

南方+:对于珠海多校兴起的“传统文化+AI热”现象,您如何看待其教育创新意义?是否体现了科技在重构传统文化认知中的核心价值?

郑娅峰:“传统文化+AI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践,凸显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STEAM教育的本土化创新,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使科技创新根植于文化自信。

AI技术确实重构了人们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感知场景。通过VR“走进”古建筑、与AI模拟的历史人物对话,原本静态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动态感知,大幅提升了学习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这一实践也与我国当前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多项政策相呼应。无论是指导文件中强调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还是新课改所关注的“文化传承”素养培育,抑或是美育浸润行动、教育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政策导向,均在该实践中得到了具体落实。

南方+:AI技术如何通过场景重构拓展文化传承边界?在突破教学局限、创造沉浸体验方面有哪些关键机制?

郑娅峰:AI通过数字化再造与跨时空体验的双重助力,显著拓展了文化传承的边界。以AI绘画为例,它既能解析传统笔墨韵味,又能辅助学生进行创新表达,实现古典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这里面有两点关键机制。一是即时反馈。学生输入文字描述,AI秒出视觉成果,形成“所想即所得”的正向循环,有效激励探索欲与创造力。二是创意增强。AI作为创意“脚手架”,在发散思维阶段提供多样化灵感,支持学生构建更复杂的创意成果,同时降低技术门槛。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推动学生自主深度参与,让传统文化学习更高效、更富乐趣。

南方+:对青少年而言,AI在降低传统文化认知门槛方面有哪些优势?又如何避免技术简化导致文化内涵浅层化?

郑娅峰:对青少年而言,AI的可视化与互动设计让 “二十四节气” 等抽象传统文化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显著降低了认知门槛。但要避免技术简化导致文化内涵浅层化,关键在教师与教学设计。“教师必须坚持文化内涵先行,让技术表达精准传递文化本质。”教学中要构建促进理解的“脚手架”,设计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探究的递进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AI体验不能代替真实场景,学校应多组织线下民俗活动、非遗工作坊等,让数字体验与真实文化相互印证,深化认知。

南方+问:推进“传统文化+AI”教育可能遇到哪些潜在问题?当如何避免?

郑娅峰:主要风险包括文化失真、娱乐化倾向、创造力消退及资源不均。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文化为体,技术为用。

对教师而言,自身扎实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根本,AI只是辅助工具——这是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关键。教学中要注重虚实结合,多开展线下实践;同时设计复杂认知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避免过度依赖AI导致创造力退化。

南方+: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未来教育有何启示?如何构建评估机制以兼顾效率与文化本真性?

郑娅峰: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教育走向“科技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的三元统一,更利于培养既懂技术又有文化根基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倡导多元主体的参与,在评估机制的设计与实施中,引入文化专家、教育者、技术专家共同评估工具内容与教学效果。其次,要倡导多维评价,注重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思考、表达与创造过程中的痕迹。在制度层面,教育部门可建立AI工具的准入与共享平台,引导开发契合不同师生群体、学龄阶段与认知水平的专用AI工具。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可以有多种路径,但其最终指向应是一致的——让教育回归文化本质。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传承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核,让“AI赋能”而非“AI主导”。

南方+记者 冉小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 欢迎大家参加塔可学院茶会今天你会看到以下8个问题:1 重读闭音节如何发音?2. 记谐音单词好不好?3...
诺... 诺基亚N9,一款带有悲剧色彩的手机。 就连当时还在世的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表示:手机可以和iP...
用... 我厌倦了使用 Android 和 iOS,想切换到另一个系统。 查了一圈,发现市面上常见的手机系统就...
(... 【双十一专题·买“亿”】今年双十一拉开帷幕,话题“十年后的11.11会是什么样?” 引起了网友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