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华、通讯员朱健报道:“以前靠人工翻病历找风险,像大海捞针;现在AI主动提醒,隐患刚冒头就会被发现!”11月7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简称“省二医”)正式启用智慧医疗管理智能体,这款融合AI技术的“医疗安全卫士”,让医院管理从“事后补救”变成“事前预警”,给患者诊疗安全上了一道“智能保险”。
提前揪出潜在风险
“过去医护人员要从海量病历里人工排查风险,不仅费时间,还容易漏过关键问题。” 省二医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指出,传统医疗管理就像“消防员救火”,只能等风险发生后再处置,常常陷入“漏洞难堵、疲于应对”的困境。而这款智慧医疗智能体,恰恰解决了“看得见数据、抓不住隐患”的核心痛点,它能24小时盯着诊疗全流程,提前揪出潜在风险。
35岁的张先生就体验到了这份 “提前守护”。他因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入院,第二天突然胸痛,床旁心电图提示T波动态改变,预示着心肌可能受损。就在医生还没来得及全面评估时,智能体已经“嗅”到了危险:一方面按医院规则给“未及时跨科会诊”自动叠加25分;另一方面匹配到92%相似的过往案例——“胰腺炎合并心肌缺血因会诊延迟导致病情加重”,又额外叠加了50分,总评分75分触发四级风险预警。
系统立刻给主管医生发弹窗,还附上“相似案例”。主管医生点击弹窗查看案例详情后,10分钟内完成心内科会诊,最终排除急性心梗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风险升级。
“双脑”协同干活
这款智能体为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有个“双脑” 架构——白盒模型和黑盒模型一起发力,既知道“为啥有风险”,又能“越用越聪明”。“白盒模型告诉你‘为什么有风险’,黑盒模型告诉你‘谁有风险’。后者分析了医院海量历史病例,训练出2158个风险预测模型,两者互补,隐患根本藏不住。” 省二医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红梅解释,这种组合既保证了判断的可追溯性,又让智能体能不断学习新病例,越用越精准。
这款智能体不只是“风险报警器”,还能全程跟进解决问题,形成 “预测-干预-提升”的完整闭环。
据悉,这款智慧医疗智能体是省二医联合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企业跨界合作的成果,走出了一条“医疗+科技”的创新路。瞿红鹰院长透露,未来智能体还会升级,不仅要开发手机App、小程序,让医护人员在病房、门诊随时查看预警;还会把这套标准推广到更多医院,同时针对肿瘤治疗、产科护理等重点领域,打造专项智能体,让风险防控更精准。
“以前是‘人找风险’,现在是‘风险找人’。”瞿红鹰表示,智慧医疗智能体的启用,不仅让省二医的医疗管理更高效,也为广东智慧医疗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患者。
本版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许敏
揪出隐患,AI当“医疗预警官” 省二医启用智慧医疗管理智能体,2158个模型让诊疗风险提前研判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11月12日 版次:A07栏目:作者:张华;朱健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华、通讯员朱健报道:“以前靠人工翻病历找风险,像大海捞针;现在AI主动提醒,隐患刚冒头就会被发现!”11月7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简称“省二医”)正式启用智慧医疗管理智能体,这款融合AI技术的“医疗安全卫士”,让医院管理从“事后补救”变成“事前预警”,给患者诊疗安全上了一道“智能保险”。
提前揪出潜在风险
“过去医护人员要从海量病历里人工排查风险,不仅费时间,还容易漏过关键问题。” 省二医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指出,传统医疗管理就像“消防员救火”,只能等风险发生后再处置,常常陷入“漏洞难堵、疲于应对”的困境。而这款智慧医疗智能体,恰恰解决了“看得见数据、抓不住隐患”的核心痛点,它能24小时盯着诊疗全流程,提前揪出潜在风险。
35岁的张先生就体验到了这份 “提前守护”。他因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入院,第二天突然胸痛,床旁心电图提示T波动态改变,预示着心肌可能受损。就在医生还没来得及全面评估时,智能体已经“嗅”到了危险:一方面按医院规则给“未及时跨科会诊”自动叠加25分;另一方面匹配到92%相似的过往案例——“胰腺炎合并心肌缺血因会诊延迟导致病情加重”,又额外叠加了50分,总评分75分触发四级风险预警。
系统立刻给主管医生发弹窗,还附上“相似案例”。主管医生点击弹窗查看案例详情后,10分钟内完成心内科会诊,最终排除急性心梗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风险升级。
“双脑”协同干活
这款智能体为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有个“双脑” 架构——白盒模型和黑盒模型一起发力,既知道“为啥有风险”,又能“越用越聪明”。“白盒模型告诉你‘为什么有风险’,黑盒模型告诉你‘谁有风险’。后者分析了医院海量历史病例,训练出2158个风险预测模型,两者互补,隐患根本藏不住。” 省二医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红梅解释,这种组合既保证了判断的可追溯性,又让智能体能不断学习新病例,越用越精准。
这款智能体不只是“风险报警器”,还能全程跟进解决问题,形成 “预测-干预-提升”的完整闭环。
据悉,这款智慧医疗智能体是省二医联合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企业跨界合作的成果,走出了一条“医疗+科技”的创新路。瞿红鹰院长透露,未来智能体还会升级,不仅要开发手机App、小程序,让医护人员在病房、门诊随时查看预警;还会把这套标准推广到更多医院,同时针对肿瘤治疗、产科护理等重点领域,打造专项智能体,让风险防控更精准。
“以前是‘人找风险’,现在是‘风险找人’。”瞿红鹰表示,智慧医疗智能体的启用,不仅让省二医的医疗管理更高效,也为广东智慧医疗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患者。
本版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