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沉默的荣耀》再看《依依向北风》,真是没比较就没有伤害
创始人
2025-10-22 12:20:09
0

“乔正君,你连自己亲骨肉都不要,还配谈理想?”

这句台词刚从央视八套播出,弹幕瞬间炸了锅。

在满屏弃剧的骂声中,却有超过57万观众默默点了“下一集”预约。

这就是《依依向北风》创造的收视奇迹。

首播两天收视率破3,成为央八史上最快破3剧集,可豆瓣上的口碑却是差评一片。

一边是中老年观众守着电视抹眼泪,一边是年轻人在微博狂刷“演员太老”、“剧情离谱”等评价。

明明前脚《沉默的荣耀》刚用电影级质感刚收割完口碑,这次接档的《依依向北风》却陷入“真历史”还是“伪怀旧”的舆论漩涡中。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这部剧到底是良心之作还是消费情怀?

打开《依依向北风》第一集。

39岁鲁诺饰演的俞乐山,穿着崭新的的确良衬衫,梳着油亮的大背头,蹲在1978年的东北土坯房里啃鸡蛋。

弹幕立刻飘过:“这哪是下乡知青?分明是刚开完董事会的CEO体验生活!”

要知道鲁诺在《梦中的那片海》里演的齐天,可是个地道的北京顽主,眼角的褶子都透着江湖气。

可到了这部剧,化妆师拼命用滤镜磨皮,反倒让他笑起来像戴了面具。

有场戏他扛着锄头下地,腰板挺得比公社书记还直,网友锐评:“这哪是挣工分?看架势是来视察工作的!”

更离谱的是45岁的何明翰演20岁的乔正君。

在《薄冰》里他演的军统特务眼神阴鸷,演技还算在线。

可到这儿穿上蓝布校服,努力挤出少年感的样子,让观众直呼“尴尬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尤其是他对28岁张可盈说“小妹妹你真单纯”时,弹幕齐刷刷刷“大叔你哪位?

张可盈作为星二代更是争议中心。

她演的曲芳菲扎着油亮麻花辫,脸上粉底厚得能反光,连挑担子时眉毛都画得比扁担还直。

网友把她剧照和1977年的知青老照片对比,点赞差出二十万。

要知道她妈张凯丽当年演《渴望》时,可是素颜出镜,两只手泡在咸菜缸里磨得脱皮。

唯一没被骂的是菅纫姿。

她演的盛雪竹蹲在雪地里啃冻馒头,牙印里还沾着冰碴子,指甲缝里全是泥。

比起《女心理师》里精致的贺顿,这次她脸上的冻疮和高原红,终于让观众看到了点年代剧该有的样子。

《依依向北风》最被吐槽的,是把知青生活拍成了狗血偶像剧。

开篇就是盛雪竹撞掉俞乐山的鸡蛋,两人为了五分钱当众撕扯。

要知道1975年的鸡蛋可是硬通货,能换两尺布票。

可编剧偏要让他们为这点小事吵得鸡飞狗跳,弹幕吐槽:“还以为在看《乡村爱情》呢!”

更雷人的是“军警抓知青”桥段。

一群穿着崭新制服的公安开着吉普车冲进黑市,把盛雪竹拷了起来。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知青在社交平台怒怼:“当年公社就俩民兵,哪来这么多警车?编剧怕不是把《智取威虎山》混进来了!”

对比《人世间》里周秉昆为了给父亲买酒,把粮票攥出汗的细节。

这部剧的“鸡蛋纠纷”、“假结婚救孩子”等剧情,简直像把琼瑶剧搬进了知青点。

有老观众痛心疾首:“我们当年白天挣工分,晚上打着手电筒看书,哪有功夫搞三角恋?”

其实《依依向北风》的争议,折射出年代剧的两难困境。

2024年《繁花》用王家卫式美学拍90年代,被骂“悬浮”.

今年这部拼命还原细节,又被嫌“土味”。

到底什么样的年代剧才能让观众满意?

这会,就有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教授现身说法,“现在观众对年代剧的要求是'双重真实'——既要有历史质感,又要有情感共鸣。”

《山海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黄轩演的马得福晒得黝黑,一口方言说得比当地人还地道。

而且当他带领村民种蘑菇的情节时,又让年轻人看得热血沸腾。

反观这部剧。

为了制造冲突,硬要把“返城”和“高考”这些人生大事塞进狗血爱情里。

就像俞乐山为救盛雪竹,深夜开车用纸箱“碰瓷”领导那场戏。

这分明是借鉴了《人民的名义》里的桥段,却被包装成“知青智慧”。

倘若是老知青知道了,非得气得直拍桌子:“我们当年哪敢这么干?躲还来不及呢!”

《依依向北风》的收视悖论,其实给行业提了个醒。

年代剧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创作者太懒。

就像导演武洪武说的:“我们从省档案馆扒了300份知青档案,连账本上的墨水褪色程度都要复刻。”

可他忘了,比起道具真实,观众更想看的是人心真实。

当年的知青不是完美圣人,他们会为了回城名额吵架,会偷偷谈恋爱,也会在黑夜里想家偷偷抹眼泪。

现在的年代剧要么把人物拍成高大全,要么就塞进狗血三角恋。

其实观众想要的很简单,就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啃着黑馍馍看书的样子一样就好。

那些不完美的、带着泥土味的真实,才是最打动人的。

看完《依依向北风》,突然明白为什么《沉默的荣耀》能封神。

不是因为它有多华丽,而是它尊重历史,也尊重观众智商。

年代剧不是怀旧糖水片,更不是消费苦难的工具。

它应该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父辈的青春,也照见自己的生活。

就像剧中那首老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当年的知青用青春蹚出了一条路,现在的创作者,又该如何拍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好故事?

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老照片的褶皱里,藏在老人们没说完的故事里,更藏在观众渴望真实的眼睛里。

最后,不知道大家都看了这部剧吗?你觉得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免征,倒计时!济南车市为何流行... 车圈传闻许久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新政终于出炉。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 今年是免...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三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
学习同呼吸才能心相印心得体会2... 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政策更符合实际,更让群众满意呢?早在1984年习近平同志就提...
大学生毛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毛... (四) 暑期乱办班、乱收费现象较为严重。暑假补习班众多,但补习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与办班质量相比悬殊。...
最新或2023(历届)关于严以...   “三严三实”是对每一名党员的要求,也是所有党员干部行事做人的基本准则。“严以修身”,就是加强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