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通讯员 王玉鸿 张炀 魏娜)邹城市将AI技术引入校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构建新型学习生态,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在邹城市接驾山小学语文课堂,“人工智能小助手”正以标准普通话朗读作文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后,系统自动分析语言流畅度、结构合理性,并生成修改建议。“人工智能小助手”的应用,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邹城市接驾山小学校长赵吉祥:“学校依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智能化教学平台’,构建‘AI+集体教研+智能备课+课堂诊断’的全流程赋能模式。”
聚焦学生兴趣、能力、发展三个环节,邹城市启动“智慧教育领航计划”,鼓励教师主动研习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李月:“推动AI技术从课堂应用向教育治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全领域渗透,重点推进‘AI+五育’融合、强师赋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等三大工程,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创新人机协同育人新模式。”
邹城市全方位打造AI智慧教育服务场景,依托“爱山东”APP邹城分厅,先后推出招生入学、在线学习、学历查询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智慧教育全链条掌上办”。在招生入学阶段,AI可自动筛选报名信息,大幅减轻人工审核压力。
邹城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李冲:“我们将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在便民惠民、社会服务等领域推广应用,加速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让群众真正共享大数据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