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头目价值150亿美元的比特币被没收,美国是如何精准锁定的?
创始人
2025-10-21 18:21:20
0

本文来源:羊城晚报,红星新闻,风暴眼,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拥有英国和柬埔寨双重国籍的商业巨头、“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因涉嫌策划一场涉及强迫劳动的跨国“杀猪盘”加密货币骗局,被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同时,美国政府宣布查获了约127271枚比特币,价值高达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9亿元)。

美国司法部称,这是该部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没收行动。

柬埔寨太子集团被指控为亚洲最大跨国犯罪组织之一

美国司法部在10月8日提交、10月14日启封的起诉书中指控,陈志是这起“庞大的网络欺诈帝国”的幕后黑手。他面临包括电信欺诈和洗钱在内的多项密谋罪名,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40年监禁。

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宣称,此次行动是“对全球人口贩卖和网络金融欺诈祸害的最重大打击之一”,并表示要“摧毁这个建立在强迫劳动和欺骗之上的犯罪帝国”。

柬埔寨太子集团自称为一家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的房地产、金融和消费服务公司。然而,美国司法部指控其为亚洲最大的跨国犯罪组织之一。

美国检察官披露的法庭文件显示,陈志及其团伙在柬埔寨全境建造和运营了至少十个专门用于诈骗的园区。这些园区如同监狱,内部囚禁着被虚假工作承诺诱骗而来的劳工,并通过暴力和酷刑威胁,强迫他们对全球范围内的受害者实施诈骗。

亚洲最大跨国犯罪组织“话事人”

在柬埔寨,陈志曾是个响当当的 “人物”。38岁的他,顶着“Vincent”这个英文名,手握英国和柬埔寨双重国籍,对外宣称自己是搞房地产、金融和消费服务的“商业精英”。

2020年7月,太子集团控股创办人陈志(左)被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右)授予奥克纳勋衔后,与洪森合影。

可美国检方10月14日在纽约联邦法院甩出的起诉书,直接撕下了他的伪装 —— 这哪里是什么企业家,分明是亚洲最大跨国犯罪组织的“话事人”!

早在2015年,陈志就带着太子集团开始布局。

他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企业,这些公司看似合规经营,实则是他掩盖诈骗勾当的“马甲”。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他在柬埔寨操控的诈骗园区,而且规模还不小。

检方在法庭文件里提到,团伙专门搞了“手机农场”,光两个窝点就囤了1250部手机,控制7.6万个社交媒体账号。

这些账号可不是用来刷短视频的,而是诈骗的 “敲门砖”。

团伙成员先用社交软件或通讯工具联系受害者,花时间嘘寒问暖、培养感情,等受害者彻底信任了,就开始 “画大饼”:“把加密货币转到这个账户,保证能赚大钱!” 可等受害者真把钱转过去,账户立马被掏空,连本带利全没影。

在纽约布鲁克林,陈志还安插了 “洗钱小分队”。

这群人专门帮他转移诈骗来的钱,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美元,全美国至少有 250 人栽在这个圈套里。

诈骗来的钱,陈志可没闲着,全花在了“炫富”上。

美国司法部调查发现,他先用复杂的 “分散 + 归集” 手法洗白赃款,把钱拆分成无数小额资金,再通过多个账户汇总,绕开监管后,就开始疯狂挥霍。

奢侈旅行、名贵手表、私人飞机,甚至从纽约一家拍卖行购入毕加索画作,这些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受害者的血汗钱,是他人的养老钱、看病钱、孩子的学费钱。

残酷的人口贩运与强迫劳动

更重要的是,陈志所操盘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杀猪盘”,更涉嫌残酷的人口贩运和强迫劳动。

司法部文件指出,有数百人被诱骗或贩运至柬埔寨,被迫在诈骗园区从事加密投资骗局。他们被没收护照、限制人身自由,并在拒绝服从时遭受暴力威胁甚至殴打。

美国检方形容,这个犯罪网络“是现代奴役与高科技诈骗的结合体”,其运作规模之大、控制手段之残酷,远超此前已曝光的东南亚“杀猪盘”集团。

在这种犯罪活动中,诈骗者本身经常也是人口贩运的受害者和强迫劳动的受害者。他们遭受绑架者野蛮的控制手段,包括身体虐待、隔离、限制行动、任意罚款和收费、性剥削威胁以及没收个人文件和电子设备。

此外,美国财政部还称,太子集团旗下的诈骗集团之一是金贝集团有限公司 (Jin Bei Group Co. Ltd.)旗下的集团,该集团是一家豪华酒店和赌场公司,与敲诈勒索、诈骗、强迫劳动以及2023年一名25岁中国公民被残忍杀害的报道有关。

202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在纽约捣毁了一个中国洗钱网络,确认259名美国人被金贝集团诈骗1800万美元。

虽然此前太子集团曾试图与金贝集团的诈骗活动划清界限,但柬埔寨政府于2025年6月发布的新闻稿证实,金贝赌场归太子控股集团所有,陈志担任首席执行官。

同时,美国财政部还梳理出了太子集团复杂的内部人员构成及非法活动的来龙去脉,并对数十家关联公司进行制裁。

其成员来自中国重庆市、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英国、柬埔寨、帕劳等国,多为华人。

美国财政部表示,对于太子集团及相关组织的涉案人员,其在美国境内或由美国人持有或控制的所有财产及财产权益均被冻结,并必须向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 (OFAC) 报告。此外,任何由一名或多名被冻结人员直接或间接、单独或合计拥有50%或以上的实体也将被冻结。

伦敦的19处房产被冻结 人还没抓到

面对陈志的恶行,美英两国这次动真格了。

美国司法部长邦迪在声明里放话:“今天的行动,是我们针对人口贩运和网络金融诈骗这一全球祸害所采取的最有力打击之一。”

言下之意很明显:不管你是多大的“大佬”,只要犯了法,就别想跑。

美国联邦检察官诺切拉更是直接喊话全球诈骗者:“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和没收起诉,将向全世界的诈骗者发出强烈信号:无论你身处何地,我们都会追查你。”

这句话可不是吓唬人,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已经把和太子集团相关的 146 名个人、实体拉进了制裁名单,里面不仅有陈志和公司高管,还有遍布柬埔寨、香港、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阿联酋的空壳公司和控股公司。

现在这些人的美国资产全被冻结,美国个人和金融机构也不能跟他们做任何交易,相当于断了他们在美国的 “财路”。

也不怪美国如此积极行动,据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过去几年,美国因网络投资诈骗造成的损失持续上升,总额超过166亿美元。美国政府的一项估计显示,2024年,美国人因东南亚的诈骗活动损失至少1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66%,其中像太子集团这样的诈骗案件尤为严重。

英国也没闲着,直接冻结了陈志网络在伦敦的19处房产,总价值超过1亿英镑。其中一处北伦敦豪宅,光市值就有1200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1亿元。

英国新任外交部长库珀直言:“这些可怕诈骗中心的策划者正在摧毁弱势群体的生活,并在伦敦购买房产来存放他们的钱。” 想想也是,受害者在为生计发愁,诈骗犯却在伦敦住豪宅,这事儿换谁都不能忍。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当局还指控陈志的网络将业务扩展至太平洋岛国帕劳(Palau),透过其名下公司租赁岛屿并筹划以可疑资金开发度假村项目。

执法机构称,相关营地不仅涉及诈骗,还与人口贩运、酷刑与强迫劳动有关,许多受害者系受虚假招聘诱骗而来并被迫实施诈骗。

不过目前,陈志还没被抓到,若包括电信诈骗共谋与洗钱共谋等罪名成立,他或面临最高可达40年的刑期。

精准锁定之谜:“内鬼泄密”还是“暴力搜索”?

起诉书指出,大约到2020年,陈志已经积累了大量由诈骗收益转成的加密货币,存储在25个加密货币地址中。起诉书也具体列出了这25个钱包地址及其对应的比特币数量。现在,这些加密货币都存储在由美国政府控制的地址上。

陈志的部分非托管钱包 图片来源:民事没收诉讼书

美国执法机构是如何精准锁定到这些地址的?

严立新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此次行动的技术突破集中体现为“链上分析的智能化升级”,具体包括:

基于图神经网络(GNN)构建交易图谱,借助算法自动识别“多地址聚类、高频小额转账” 等异常交易模式,相比传统规则引擎,将识别效率提高了300%;

针对Tornado Cash等混币工具的智能合约逻辑,通过分析“存款-取款”的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关联,实现混币器漏洞的逆向利用,成功追溯至资金的原始注入点;

同时开展跨数据源的关联分析,将区块链交易数据与暗网聊天记录、交易所IP日志深度融合,最终锁定钱包使用者的物理位置。

他对每经记者详细介绍了侦查中可能用到的三类关键技术手段:

第一类是专业区块链分析平台,如FBI采用的Chainalysis Reactor,其核心算法能通过交易签名的共性特征,将同一私钥控制的多个地址关联成“资金簇”,此次就是通过识别重复出现的找零地址,锁定了陈志集团的核心钱包;

第二类是混币器溯源技术,基于资金污染理论,将混币池中的资产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分析输出资金的时间序列相关性和金额分布特征,成功从Sinbad混币器中追回7000余枚比特币;

第三类是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整合了暗网情报、交易所KYC(了解你的客户)数据、跨境资金流动记录,构建了从受害者到犯罪集团的完整证据链。

他表示,这些技术并非孤立使用,而是依托“公私合作”机制发挥效能。FBI在2023年向全球虚拟资产服务商发出1742份合规传票,通过埃格蒙特集团(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洗钱防制组织)与30余个国家/地区的金融情报机构实现数据共享,2024年一季度就完成了473次跨境协查。

肖飒补充道,FBI可能还结合了其他技术手段,例如实名电话号码、IP定位、生物识别等技术,成功确定资金归集账户的实际持有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09760279

但仅仅锁定链上地址并不意味着控制了相关资产,因为这批比特币存储在非托管钱包(Unhosted Wallets)中,即由个人而非交易所控制。要想真正实现控制或转移资产,核心在于掌握私钥。

对此,新加坡数字资产自托管技术服务商Safeheron综合安全报告、历史相关安全事件报道等,结合自身在密码学与自托管钱包安全方面的经验,对此次事件的技术脉络进行了还原。

Safeheron的首席科学家Max He对每经记者分析了多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通过控制相关责任人或获取其凭证直接提取私钥并完成转账;另一种可能是通过暴力破解“弱随机数钱包”方式,直接恢复出钱包私钥,进而可以直接转移钱包资产。这在技术上已经被证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据其介绍,2024年,由一群安全研究员发起的名为“MilkSad”的白帽行动(White Hack Project) 就系统性地梳理了这些“弱随机数钱包”的生成机制、钱包类型及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的配置方式,并发现这些看似分散的钱包其实在生成方式上有共同的“指纹”——也就是同一类伪随机数发生器(PRNG)留下的规律。(注:白帽项目指行业中以合法、正向、安全为目的,利用黑客技术来测试系统漏洞、防止攻击、提升安全性的项目。)

谈及具体攻破原理,Safeheron表示:“想象一下,这些存储着约12万枚比特币的钱包是一个装着钱的保险箱,要打开它,唯一需要的就是一把私钥。正常情况下,这些比特币私钥采用密码学安全随机数生成器(CSPRNG)来生成,有2^256种组合(2的256次方),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能够保证密码是随机、不可能被试出来。然而,这些钱包并不是使用‘真正随机’的方法来生成钥匙的,而是用了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另外一个关键缺陷是种子仅设置为32 bit整数,使得私钥空间的大小量级只有2^32,也叫弱随机数钱包。这些钱包钥匙虽然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可猜的范围远远小于正常情况,因此可以被通过大量尝试(‘暴力搜索’)把钥匙找出来,从而打开保险箱把钱取走。”

严立新则从技术与法律实践的双重维度,推测出美国政府获取私钥的三种可能路径:

一是污点证人的配合,这是跨国犯罪案件中最常见的方式——犯罪集团内部的技术负责人在司法压力下,提供了钱包的助记词或私钥备份,毕竟,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二是软件漏洞的利用,通过钓鱼攻击获取用户的钱包客户端数据,或利用Electrum等轻钱包的历史安全漏洞,实现私钥的远程提取;

三是法律层面的证据链推定,美国法院在2023年的United States v. Harmon案中确立了控制推定原则——只要证明被告对存储私钥的设备具有排他性控制权,即可认定其为资产所有人,进而通过司法强制力要求其配合解锁。

肖飒还提到了另外两种可能:一是FBI在犯罪集团里有靠谱的内应,成功取得了私钥;二是美国跟英国、柬埔寨等国家火速进行执法合作,一口气抄了主要犯罪嫌疑人好几个家,把私钥备份从某些硬件设备上搜出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卫视不变的步伐在线观看心得... 最新或2023(历届)湖北卫视电视纪实片《不变的步伐——湖北省正风反腐纪实》,22日晚和23日晚在湖...
湖北纪委不变的步伐心得体会 市...   【第1篇】湖北纪委不变的步伐心得体会  “反腐败斗争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动员千遍,...
最新观看不变的步伐心得体会 最...  最新观看不变的步伐心得体会【1】  《不变的步伐》系统的反映了湖北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
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心得体会总结...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最新或2023(历届)不变的步...   不变的步伐心得体会1  昨日,根据单位的要求与安排,我在网上看了反腐纪实片《不变的步伐》,这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