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CEO李健现场演示了荣耀自研智能体YOYO如何自动识别屏幕内容、理解用户意图。(荣耀供图)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
从简单的语音对话、场景拼接,到化身衣食住行购“搭子”,一场由AI智能体(AI Agent)引领的产业变革正在上演。
近日,荣耀正式推出Magic8系列手机,并发布了自进化AI智能体操作系统——全新 MagicOS 10。荣耀CEO李健现场演示了荣耀自研智能体YOYO如何自动识别屏幕内容、理解用户意图,最终帮用户在“双十一”优惠购物的功能。
让自进化“智能体”为手机注入灵魂,这是荣耀当前对AI手机的最大“畅想”。正如李健在发布会上所说:“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的演进曲线殊途同归,它们的未来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自进化。”
而这恰恰是手机从传统智能终端向“自进化AI原生手机”加速转型的缩影:经历一年酝酿,AI手机开始从大模型上机进入系统级智能体的深水阶段。这不仅是荣耀AI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手机厂商的机会。
AI智能成手机“灵魂”
回看Magic8系列整场发布会,荣耀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YOYO。Magic8系列搭载了被誉为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自进化AI智能体操作系统——荣耀MagicOS 10,在这一操作系统赋能上的YOYO,具备两大核心超能力:YOYO看见和YOYO执行,这意味着衣食住行购,都可以找YOYO。
现场,李健演示了YOYO的智能购物能力:观众在购物车里加购商品,YOYO通过视觉识别商品,并且找到对应商品的优惠券,最终实现了更低的成交价格,比观众自己加购购物车便宜了600元。
支持上述AI能力的,是荣耀引以为傲的8项关键核心技术,包括通用智能体、个人知识库跨端记忆、VLA大模型-MagicGUI、端侧VLM模型-MagicVL、系统级MCP架构、多模态+执行能力、3000多个场景自动执行、4000多个智能体生态打通。
李健形容,这套AI能力的目标,是让手机从“被动反应”走向“主动感知”。换句话说,AI不只是手机的“外挂”,而是它的“灵魂”。
智能体重塑手机生态
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AI的燎原火焰迅速蔓延至智能手机行业。2024年被称为“AI手机元年”,一年之后,这一赛道已从概念探索迈向落地实践。
去年,魅族宣布All in AI;OPPO则宣布进入AI手机时代。谷歌发布内置多种AI功能的Pixel 9系列手机;苹果的iPhone 16系列搭载全新的“Apple Intelligence”系统……“AI手机”这一方向,让所有智能手机厂商都回到了统一起跑点。
经过一年角逐,这一赛道在技术和商业化上发生了新变化。AI智能体不仅在改变交互方式,也在重塑整个手机产业的价值逻辑。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厂商对“第二增长曲线”的集体押注——AI不只是卖手机,而是卖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化的生态系统。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591%,渗透率从3%跃升至22%,预计2025年将突破1.18亿台,占整体市场40.7%。AI手机无疑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机之后的第三次产业跃迁。而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IDC报告,中国智能手机总体出货量同比下降4%,但华为、vivo、荣耀的份额均逆势增长——这表明AI创新已成为品牌重新分化的关键变量。
业内人士指出,AI手机之争,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一场关于算力、算法与生态主导权的竞争。谁能率先完成“从大模型到智能体”的跃迁,谁就有机会定义下一代移动终端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