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后,这位女飞行员驾机两度冲向蘑菇云!
创始人
2025-10-16 21:20:09
0

1964年10月16日

一声“

东方巨响

”震惊世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而在爆炸之后

有一位女飞行员

勇敢地驾驶飞机

同机组一起

冲向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

驾机冲向蘑菇云的人

是新中国第二代女飞行员

她叱咤蓝天28载

执行过数百次重大任务

她就是原空军女飞行员

张连芳

01

亲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执行任务前,她曾拍下“遗照”

张连芳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家庭

高中时,空军来她学校招飞

从小向往蓝天的她便想去试试

经过严苛选拔

张连芳进入航校学习

她立下志向

“一定要让我们国家富强起来

不再受人家欺负!”

1959年,张连芳毕业

成为空军某部

的一名飞机领航员

1964年,张连芳被选中

前往大西北执行秘密任务

到了马兰基地,她才得知

秘密任务与原子弹有关

——她和战友们

要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提供空中保障和进行空中采样

十个月的时间里

张连芳和队友们

承担着大量运输工作

并与严酷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抗

极大的昼夜温差、难以入喉的“苦水”

还有足以刮跑飞机的十三级大风……

凭借着对航线充分的了解

以及高超的技术能力

张连芳所在机组

没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

此外,张连芳还要

克服

很多生活上的困难

脸不洗、澡不洗

厕所是用

破席子、破雨布搭的

一刮风,伙伴们就说

“姐,你的厕所又刮跑了”

在正式执行空中采样任务前

根据组织要求

张连芳和战友们

拍下了一张特殊的照片

“准备去牺牲,那是遗照”

照片里,张连芳的脸上

依然是熟悉的笑容

她坦然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02

两度冲向蘑菇云采样

“我张连芳干啥都要十全十美”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现场的人形容

“天上好像突然多了一颗太阳

当时,张连芳和战友们

一直在现场待命

他们趴在坑道里

戴着墨镜、塞着耳朵等爆炸

“一个小战士一睁眼说‘成功了’!

我们才把眼睛睁开

就往飞机上跑,要去采样”

空中采样

是原子弹爆炸试验中

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只有拿到这些数据

才能获得分析爆炸效果的

第一手资料

张连芳和战友们驾着飞机

尽可能地贴近蘑菇云

蘑菇云附近

气流强劲,能见度很低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使飞机出现剧烈摇晃

机组努力保持飞机平飞

等待张连芳计算好

进入云团的最佳角度和时机

张连芳回忆

“飞机震动得上蹿下跳

脸都被烤得像发烧一样

我们从边上‘噌’一下穿过去

大概几秒钟,样就采到了”

然而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

第一次采样工作完成后

张连芳和战友们

却作出一个决定

返回,再采一次!

好不容易成功了,为何再来?

张连芳的回答气势十足

要保证任务完成得好

我张连芳干啥都要十全十美

不能半途而废!

03

受辐射污染严重,短暂休养重返

“只要有这里的任务,准有我张连芳”

任务结束后

经过检测

张连芳受辐射污染严重

身体出现一系列反应

为了让她安心疗养

丈夫张文波两次推迟婚期

婚后更是尽心负责家里的大小事务

1965年

空军接到空投原子弹的试验任务

张连芳在经过短暂休养过后

奉命再次来到大西北

张连芳给这次任务起名为

“万里长空追蘑菇云”

她和战友跟随蘑菇云的外围

一晚上飞行了大半个中国

“只要有西北的任务

准有我张连芳!”

明知有生命危险

张连芳却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这人就这样傻兮兮的

所以战友叫我‘傻连芳’,傻得可爱”

核爆试验之后

张连芳回到部队

继续默默从事飞机领航员的工作

直到1990年退休

她虽然离开了蓝天

但仍在书写蓝天的故事

她把记忆里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

变成落在纸上的文章

将那段往事讲给更多人听

张连芳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领导干部...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一)  《永远在路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
最新或2023(历届)教师业务...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
关于党员观看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 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受到全社会关注,让民众看到我党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再次...
最新或2023(历届)观看今日...   【篇1】  在中央一台的《焦点访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节目中,我看到了金帮红金班长的感 人事...
观看今日焦点访谈心得体会 二篇...  【篇1】: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  在中央一台的《焦点访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节目中,我看到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