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阿里云在海外再度甩出降价这张牌。
10月14日,阿里云宣布,将于北京时间2025年10月30日12时起,调整部分云服务器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弹性计算服务)产品价格。本次价格调整涉及的地域包括法兰克福、东京、迪拜,最高降幅为10.26%。
在这背后,AI大模型、机器人等炽热风口催生全球算力需求,出海成为阿里、腾讯、华为、百度等云计算厂商的集体增量,它们的海外基建大比拼时刻也已到来。
海外开启降价
根据阿里云公告,其此次在海外进行价格下调的ECS产品规格族主要包括ecs.c9i、ecs.g9i、ecs.ebmc9i、ecs.ebmg9i等,并对其包月价格、包年价格以及节省计划进行普降,降价幅度从3.74%至10.26%,其中位于德国的法兰克福降幅最高。
对于这次是否为阿里云今年首次在海外市场进行降价,以及为何选择上述三个地域进行降价,截至《华夏时报》记者发稿,阿里云方面尚未有所回应。不过,一个可以参照的例子是,据阿里云官网,去年4月其曾宣布下调部署在非中国内地地域的部分公共云产品价格,除了ECS、还包括存储、云数据库、大数据开发治理平台等多个服务,覆盖中国香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多地域,最高降价幅度达65%。
有熟悉阿里云的相关人士在本报跟记者交流时也认为,阿里云这次海外降价规模并不算大,但他同时也认为,这次降价释放出阿里云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亚太以及中东区域加快攻势的信号。
全球化一直是阿里云的重要战略。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5月,阿里云首次出海在中国香港正式开服,随后相继布局了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市场。而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兴起,阿里云的海外基建投资越发大手笔。
除了上述区域,拉美也成为阿里云拓展的重要市场之一。在今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并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而截至今年9月,阿里云已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还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3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从国内王者到海外配角
相较于国内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利润更高的海外市场一直是云计算厂商的投资重点。
今年9月,腾讯云宣布计划未来投入1.5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建设首个中东数据中心,同时将在大阪新建日本的第三个数据中心,并设立大阪新办公室。截至2025年上半年,腾讯云已在雅加达、新加坡、东京、首尔、帕洛阿尔托、法兰克福等地部署9大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此外,去年9月,百度CTO王海峰还对外表示,算力方面,百度已在全球十余个地区建立了大规模数据中心。
阿里云目前是国内云计算市场的第一名。Canalys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Q1,中国大陆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当期阿里云以33%的份额位居第一,华为云和腾讯云分别以18%和10%的份额位列二、三名,其他厂商合计占据39%的份额。
但阿里云在海外面对的是另一番竞争。亚马逊云科技(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三大巨头一直牢牢把握着海外云计算市场。据Canalys数据,2025年Q2,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为953亿美元,支出同比增长22%,其中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合计市场份额占全球云基础设施支出的65%。阿里云在这个市场被归于其他。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AI出现后云计算厂商的海外竞争焦点已从“低价”转向“AI+场景”,各家各有优势场景,他认为,中国云厂商靠实时音视频、游戏社交PaaS错位突围,价格战仅出现在基础IaaS。
但不只是市场份额的差距,眼下所有的全球科技巨头都投身于AI基础设施建设。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不只Meta宣布将追加300亿美元投入AI数据中心建设;OpenAI 5月也宣布将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5座核电站;AWS也宣布将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
在云栖大会的上述演讲中,吴泳铭也援引数据称,最近一年,全球AI行业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未来5年全球AI的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算力和研发投入。他同时认为,未来全球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而如何撬动格局稳固的海外市场,让自己跻身于这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则是阿里云未来的最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