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贺兰山的岩画遇见机器学习算法,当黄河水融入数据流,随着历史的车轮走进数字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正为西北古城银川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9月下旬,银川市与人民网联合开发的“AI银川”经贸文旅智能体正式上线发布,为央地联动推动城市向数智化转型再添一项创新合作成果,这也是银川市加快建设算力之都、以人工智能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银川,承载着两千余年的历史烟云。从秦汉边塞到西夏都城,从明清重镇到现代首府,每一次变迁都深刻烙印着文明的碰撞交融。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上,近年来,银川市以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核心目标,聚焦智算、智能、智产三大领域,大力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全力打造算力之都。以AI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陈列到数字重生为例,无论是AI破译神秘西夏文字还是千年陵墓“活”起来,抑或先民狩猎祭祀场景穿越时空再现,科技进步让世人见证:文明从不会真正消亡,只是等待被重新唤醒。
智慧中枢,城市治理打造“超级大脑”。早在2019年8月,全新的银川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即投入试运行,整合银川(一网通)门户、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12345便民服务平台等6个平台协同作战,为政府决策提供精准指向,为百姓生活提供便捷服务。此外,银川市还通过实施“智赋百业”行动,支持政务、工业、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复制推广;落地141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建成900多个智慧小区;包括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基地等,全方位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智慧制造,孕育产业升级新引擎。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帮助企业围绕人工智能、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开展研发攻关,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目前,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达100余家,形成了技术赋能产业,产业反哺就业的良性循环。
从政务服务升级到历史遗产保护,从传统产业改造到智慧城市建设,AI技术在银川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展现出强大发展潜力。此次“AI银川”上线,将在政策解读智能化、商贸供需精准化、文旅体验沉浸化、文明互鉴数智化等方面实现更高效应用,推动银川市国际化交流与产业升级再上新台阶。
科技潮涌,AI为帆,银川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