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悬一生》中,曹小军的失踪是所有罗生门事件的开端,命运齿轮转动的起点。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个瘦削的男人,他不过是一个民工,一个丈夫,一个患病孩子的父亲,一个藏着心事的男人。直到他的半只耳朵,出现在下水道和马桶,一切才像是个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毛发和血迹,箱子和照片,在孟队长等人抽丝剥茧、寻究问底的调查下,曹小军虽然人间蒸发,但是多半已经遭遇毒手、命丧黄泉。
不过,随着剧情的画卷慢慢展开,我们越来越发现曹小军不过是受害者,而是一切事件的策划者。毕竟,死要见人、活要见尸,虽然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在表明曹小军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尸体却始终不见。
反倒是倪向东,从一开始就像是被人下套、遭人设局的表现。无论是箱子里的曹小军,还是被掉包后的刘保安,倪向东的表现都是充满了疑惑与惊诧。在意外地陷入这样的迷局之中时,倪向东曾经绝望地发出呐喊,“谁?为什么害我?”
这种近乎本能的发问,侧面说明做下这惊天迷局的人不是倪向东。
解铃还是系铃人。既然倪向东只是任人摆布的棋子,那么谁才是执子入局的棋手呢?
在这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案件里,那个沉重破旧的木箱就是潘多拉的魔盒,而打开这个盒子的人,正是神秘消失的曹小军。
如今,我们重新梳理案情的来龙去脉,曹小军就是破解所有密码的万能钥匙。让倪向东运箱子的人正是曹小军,当时躲在箱子里的人还是曹小军,最终从箱子里上演幽灵失踪的人还是曹小军。
千头万绪,系于一身。一个人如果毫无征兆地突然消失,要么是假死脱身,要么被人杀害。曹小军的失联,看似是遭遇不测,实则是有意为之。
暴露曹小军假死秘密的,是一封神秘来信。
正在警方一筹莫展之际,吴细妹的邻居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信中只有一张内存卡。当警方打开内存卡资料时,呈现在眼前的是躺在木箱子里的曹小军和一旁的倪向东。
这从天而降的证据,帮助警方几乎直接锁定了倪向东真凶的身份。毕竟,有图有真相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是,正是这铁证如山的实锤,成为了曹小军假死的关键证据。站在上帝的视角,我们十分清楚,警方手中的照片是保安拍摄的。
当时,曹小军躺在箱子里;在倪向东追逐拍照人未果后,箱子里的人却变成了保安。在这场狼人杀的游戏里,唯一的变量就是消失的曹小军。
因此,最终拿到照片的人必然是曹小军。
警方在收到警方后,曾经有过这样的判断,“字应该是故事这样写的,不想让吴细妹认出来,那也就是拍照这个人,跟吴细妹一家很熟。”
信封上的字歪歪斜斜,很显然是有意进行了伪装。不过,和警方的判断不同,这封信是曹小军送出的。他之所以有意隐藏自己的书写习惯,就是为了防止邻居认出来。
结合照片拍摄当天的经过,以及这封神秘的来信,我们自然很清楚,这不过是曹小军此地无银、欲盖弥彰的操作。
那么,曹小军为什么要费尽心机、用尽手段,策划这样一个假死的惊天事件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骗保。
曹天保身患克罗恩症,这并不是一个要命的绝症,但是治疗却需要巨额的资金。曹小军与吴细妹,一个是工地搬砖,一个是家庭保洁,在微薄的收入面前,治病无异于天方夜谭。
假死骗保,是曹小军与吴细妹的无奈之举。在案发的当晚,曹小军曾经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潜回了家中。在曹小军面前,吴细妹是这样说的,“我们都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回答的,天保治病需要钱也越来越多,几十万的保险金,我们一辈子也赚不了那么多,他的命现在就悬在我们两头细绳上。”
曹小军的计划天衣无缝,吴细妹的说辞滴水不漏。因此,即使警方发现了保险单的存在,也依然没有循着假死骗保的思路去查。
只是,再完美的计划,终有露出破绽的那一刻。曹小军作为棋手,原以为一切尽在掌控,谁料从一开始,倪向东就出现了意外。
保安刘呈安,邻居李清福,当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曹小军不知不觉间也变成了命运的弃子。
掌控沦为失控,假死变成真死——曹小军的结局,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