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数字道路上的AI红绿灯指挥复杂路口实现“秒畅通”。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在后台监测AI红绿灯运行效果。
本报记者 韩梅
近日,AI红绿灯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数字道路上投运,实现了复杂路口“秒畅通”。
“我们联合交通管理部门,结合新区数字道路基础设施和容东片区交通特点,输出了AI红绿灯服务。”中国电信旗下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介绍,AI红绿灯是一位“会思考的交通指挥官”,它利用信号杆上的交通感知设备,实时采集过车和排队的数据,通过AI算法快速分析出人性化放行策略,并直接控制信号机,实时调整灯态,从而实现“秒畅通”。
容东片区数字道路上有一处大型复杂路口,交通晚高峰时经常发生拥堵,需要交警到现场疏堵;启用AI红绿灯后,这一路口的严重拥堵秒变通畅。
启用AI红绿灯,不仅能高效治理交通高峰期严重拥堵,还能减少交通平峰期车辆等待时长。路口在固定配时策略下,平峰期经常出现绿灯方向没有车,红灯方向车辆等待的情况,即路口空放。启用AI红绿灯后,可做到灯看路放行,绿灯空放率可降到2%以下,明显缩短车辆等待时长,驾驶顺畅体验得到明显提升。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不同方向的车流有序安全地行驶,每一个方向的车流都有自己对应的红绿灯。我们把这种交通设置叫作信号灯相位。”这位研发人员说。
AI红绿灯启用后,展现出五大特殊功能:当车辆稀少时,最后一辆车驶离后,它会立刻切换到下一相位,让等待时间大幅缩短;遇到行人过街时,即便同向没有车辆通行,也能保障行人有充足的过街时间,尽显人文关怀;在最大绿灯时长内,保证其他相位不拥堵的情况下,适当多放行需求较多相位车辆,降低二次停车,提升驾驶顺畅体验;在单一相位交通流量过饱和时,增加单向放行相位,可有效缓解拥堵,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深夜左转方向无车辆需求时,AI红绿灯装置还能跳过左转放行阶段,大幅缩短信控周期,节省能源。
据介绍,下一步,AI红绿灯装置将叠加区域协同算法,推进雄安新区整体区域各个路口的“秒畅通”。
雄安新区,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数字城市建设的崭新场景正在不断涌现。
新闻链接
京津冀铁路公司搬进雄安办公
本报讯(记者 胡子傲)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10日起,国铁集团所属单位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津冀铁路公司”)正式由北京迁驻雄安新区办公,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京津冀铁路公司负责人介绍,京津冀铁路公司是国铁集团重点监管的铁路公司,于2015年3月注册成立,目前注册资本金800亿元,主要负责京津冀区域内城际铁路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和综合开发等工作。
“十四五”期间,该公司承担11个铁路项目建设任务,总里程约1220公里,总投资约2950亿元。其中,北京至唐山铁路(京唐城际)燕郊至唐山段、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铁路(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津兴城际)、北京怀柔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怀兴城际)廊坊至大兴段相继建成通车;京唐城际北京城市副中心段、石家庄至黄骅港城际(石港城际)、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石家庄至雄安铁路(石雄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怀兴城际二期、京滨城际铁路北辰至滨海段、北辰至天津西站联络线、天津至承德铁路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京津冀铁路公司迁驻雄安新区将促进资源要素聚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发挥铁路建设投资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为雄安新区建设“千年大计”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该公司将不断完善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网布局,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