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近期的消息。
1、【木乃伊】
布伦屋和华纳合作的新版《木乃伊》电影已经杀青,正在后期制作当中,影片由《鬼玩人崛起》导演李·克罗宁执导,故事是木乃伊题材的现代演绎,据说会围绕着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家庭展开。影片已经定于2026年4月17号上映。
饭制图:
今年有新版《科学怪人》,明年有新《科学怪人的新娘》和新《木乃伊》,不明所以的观众可能会以为环球经典怪物片要重新崛起了,但是一翻出品公司,要么是网飞,要么是华纳,这些经典怪物的老出品方环球,却似乎低调许多。
其实环球方面也一直对于各种经典怪物翻新很热衷,只不过浮浮沉沉,失败多于成功,2023年两部德古拉题材《得墨特耳号的最后航程》和《雷恩菲尔德》,一庄一谐,却全都票房扑街。去年环球旗下焦点影业的新版《诺斯费拉图》主打复古,却意外取得了成功,如今新版《诺斯费拉图》的导演罗伯特·艾格斯正在拍一部中世纪背景的新《狼人》电影,会在明年圣诞节上映,虽然环球跟布伦屋今年一月份才出过一部新版《狼人》,已经扑街了。
《木乃伊》题材同样经历了多次重启了,阿汤哥主演的2017年《新木乃伊》口碑和票房双失利,已经成了环球不堪回首的“黑暗宇宙”记忆。而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木乃伊》这个题材最深刻的印象,并非来自1932年卡洛夫主演的初版《木乃伊》,而应该是布兰登·费舍主演的《木乃伊》三部曲,这个搞笑与恐怖同在,冒险和解密并存的系列应该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而这个系列,实际上并没有完结。
在阿汤哥版《木乃伊》扑街之后,环球不再热衷联动,而是打算承接之前的《木乃伊》三部曲,打造新片,只不过环球似乎对于新片的定位拿不定主意,一开始说是续集,去年的爆料说是前传,这两天老朋友Daniel RPK又说是续集,而且爆料说环球方面很想让布兰登·费舍回归主演。这也不令人感到意外,毕竟布兰登·费舍因2022年的《鲸》拿了奥斯卡影帝之后,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峰,重新回到了主流制作当中。这对于《木乃伊4》来说,具有极大的宣传加成。
其实不仅《木乃伊》三部曲正传,连《蝎子王》外传也有新项目在筹备,2020年的时候环球就官宣重启《蝎子王》系列,曾经蝎子王的饰演者巨石·强森会回归担任制片人,但并不会亲自回归主演。不过,就像所有疫情时期的项目一样,新的《蝎子王》到现在也没有实质性推进。
不论华纳的《木乃伊》,还是环球的《木乃伊4》或者新《蝎子王》,总之,被封印在古老陵墓中的神秘力量,并不会永远沉寂下去。
2、【AI】
就像去年的《某种物质》一样,今年的一部身体恐怖片同样在内地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不过并非是因为影片本身,而是电影在内地充满戏剧性的定档撤档经过。
NEON出品的《同甘共苦》原本打算引进内地上映,并且定档于9月19号上映,但是在先期点映的时候,却被观众发现,内地引进方擅自利用AI技术,将影片中的同性“结婚”的场面,修改成了异性。这引起了出品方NEON的不满,要求内地引进方停止发行修改版本,于是内地版在临近上映时被撤档,目前不清楚是否还会再次上映。
虽然这个事件的重点在修改,而不在于AI,但是也毫无疑问再次显示出了AI对于传统电影的影响。试想,假如《同甘共苦》并没有在网上出资源,或者干脆还没有在北美上映,没有对照的情况下,谁能知道大家其实看了一部AI修改过的电影,虽然这一修改看起来似乎非常小,只有几秒钟,但是等到技术成熟之后,几秒钟就可能会是几十分钟,继而几个小时。
并非只是内地在热衷于AI技术,好莱坞本身其实也已经在悄悄拥抱AI技术,像迪士尼之前已经在《秘密入侵》剧集高调使用了AI片头。而近期更是有一个AI演员在网上引起了一波讨论。一个公司推出了一个AI女演员,名为蒂莉·诺沃德(Tilly Norward)。
公司为其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并已经在跟经纪公司洽谈,“她”有望成为首批拥有经纪公司的AI女演员,未来可能会出现在真正的电影当中。不过,美国演员工会则发表声明,对其表达了强烈的反对。认为“她”并不具有人类情感,是盗用了无数专业表演者的成果,贬低了人类艺术的价值。
虽然现在主流的观念是反对AI的,但是这多少似乎有些印证了许多经典AI题材相关的影视剧的内容,从《终结者》《人工智能》《我,机器人》到《机械姬》《AI创世者》等等,在这些作品当中,AI往往被刻画成两种形象,一面是强悍可怖,拥有毁灭人类的力量,另一面则是饱受偏见,备受歧视的特定群体,比较讽刺的一点就是,这些AI相关电影的主题,往往都或多或少在认可AI的定位,将他们视为与人类等同的存在。现在的主流观点,放到电影中,就成了妥妥的偏见了。
你能接受AI演员吗?这已经不是科幻,而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了,你或许会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紧接着这个问题之后的,可能就是,你能接受AI朋友吗?你能接受AI邻居吗?你能接受AI伴侣吗?然后就是人类可能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你能接受AI后代吗?
无论如何,新时代总是要来临的。AI的潘多拉之盒,已经不可能再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