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0月3日电 题:AI赋能与跨界融合:解码体育投资新风向
新华社记者刘旸
人工智能(AI)、“体育+”、电子竞技……不久前在厦门举办的2025未来投资大会上,嘉宾探讨了体育投资的未来趋势。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技术应用持续创新,业内认为,体育投资正迎来历史性新机遇。
(小标题)AI重塑体育产业全价值链
AI赋能体育产业,将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阿里巴巴集团奥运营销总经理谢龙在大会关于体育投资的平行论坛上阐述了技术赋能的具体路径,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数字化转型为案例,展示了AI如何为大型体育赛事降本增效,创造新价值。
谢龙表示,AI视频增强技术在巴黎奥运会的沙滩排球、体操、跳水等多项赛事的转播中得以应用,改善观赛体验。“子弹时间”多镜头回放系统,能从大量摄像机中同步捕捉画面,通过AI算法在云端快速生成高自由度的慢动作定格回放,使观众能多角度欣赏到运动员动作的细微之处,如同电影特效。这不仅提升观赏沉浸感,也为裁判判罚提供了精准依据。
AI技术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发挥独特作用。阿里巴巴利用其AI图像修复技术,修复并彩色化了1924年巴黎奥运会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让尘封的体育历史重现活力,丰富了奥运文化的叙述维度。
AI在体育健康领域也具有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据业内人士介绍,运动装备以及数字化健康管理方面已有投资应用案例,比如新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借助AI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误报问题。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郑志强认为,AI赋能体育产业有三个维度:首先是对“人”赋能,比如智能穿戴、动作捕捉、分析与训练、虚拟教练与健身、运动康复与健康;其次是对“场”赋能,如智慧场馆(服务体验、运营管理),低空经济(用于大型赛事的无人机直播拍摄、场地安全保障和空中体育展示等);第三是对“域”赋能,比如赛事场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高速传感器等)。
(小标题)“体育+”跨界融合创造新价值
深石集团董事长王石提出“山海共生”理念,将地理特征、文化传承与体育运动有机结合。他介绍了目前在深圳推动的项目——山海文化体育艺术共生季,包括滑翔伞、马拉松、帆船、赛艇等。
业内人士指出,体育不仅是竞技、比赛,更是保持健康的“处方”,体育与大健康领域融合可产生新的市场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体育与文旅结合创造了更多消费场景。
北京咏怀体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兵从产业特性角度指出,体育与文化、旅游、大健康概念是紧密连在一起的,谁也离不开谁。“比如去黄山既是旅游,也是户外运动,无法切割。”
元禾辰坤主管合伙人徐清认为,所有跨界融合产生的机会对投资人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跨界或能孕育大公司,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郑志强总结了体育的四个融合方向。首先是“体育+大健康”,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和全民健康需求升级的驱动下,体育与康复、科技等大健康相关产业不断融合;第二是“体育+文旅”,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一人比赛,多人消费”的矩阵拉动效应正持续放大;第三是飞盘、滑板、小轮车、街舞、匹克球等新兴项目与时尚消费融合,深受年轻群体青睐;第四是“体育+银发经济”,老龄群体的健身需求日益明显,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体医康养、智能化健身设施与服务等也成为未来方向。
(小标题)体育投资机遇与挑战
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新兴项目的基础设施、标准建设、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活动保障以及人才储备仍存在短板。徐清认为,和其他行业相比,资本市场对于体育投资力度仍有欠缺。郑志强指出,各种新兴体育资源供给有待丰富和完善。新兴项目市场主体发展时间不长,缺乏成熟的运营经验。相关行业规则和赛事体系仍在探索中,在引入优质赛事资源方面或存在一定困难。
投资体育产业须认清其复杂性。王兵提醒投资者,体育是开放的复杂系统,需要和文化、旅游、卫生、公安等多个部门衔接。体育还有专业性特征,每个项目自有其规律,自成体系,有严格标准的操作模式。王石从实践角度印证了这种复杂性,指出一些管理机制亟待创新突破。他说:“我原以为中国十年内可成立1000个赛艇俱乐部,很遗憾,我竭尽全力(目前)建了约300个。”
国际电子竞技联合会首席执行官保罗·福斯特表示,世界发展变化迅猛,充满各种可能性,但体育优质资源有限,最大挑战是时间以及如何把握机遇。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中,通过高效国际合作、整合资源、把握时机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
北京咏怀体育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晓林认为,体育能够穿越各领域以及经济周期,在人均GDP增长到不同阶段时,呈现不同增长态势。体育投资存在结构性机遇,要重视体育的产业结构和价值空间,体育投资带来的收益是非零和博弈,因聚集而保值增值。
王兵建议投资者采取系统性投资策略。体育创新项目很多,要做研究分类,有针对性地跟其他领域相适配,有目的、有步骤地投入,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谢龙建议投资者关注技术发展趋势。过去二三十年,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技术发展永远在迭代。他强调,技术必须帮助投资人实现降本增效,投资人要聚焦能够产生实际效益的技术创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