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主角是不需要找历史原型的,因为笔者一开始是把这部电视剧当纪录片来看的,但是看了两集就觉得不对劲:老蒋比曹操还多疑,怎么会让满身疑点的吴石当“参谋次长”?难道刘斐给他的教训还不够吗?毛人凤当时的职务全称是“国防部保密局局长”,他怎么敢对“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进行监视?吴石将军确实是沉默而又荣耀的,但他的被捕遇害,却绝不是因为毛人凤“老奸巨猾”严密监视的结果——老蒋都不怀疑的高级官员,毛人凤怎么会主动触霉头?这部电视剧是不是高估了毛人凤的地位和本事?
说到吴石和毛人凤的职务,我们不能笑话一下蒋家王朝的官僚体制:国防部长名义上可以领导参谋总长(当年“国防部”下设“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全称为“国防部参谋总长”,跟总参谋长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参谋总长说话比国防部长好使,郑介民晋升“国防部次长”而不再兼任保密局局长,还觉得受了很大损失。
不管怎么说,保密局都是“国防部”的“二级单位”,按正常规制,郑介民和吴石都是“副部级”,毛人凤只是厅局级,跟厅长先为郑介民后为侯腾的“国防部二厅”都是搞情报,级别也一样。
毛人凤见了吴石是要毕恭毕敬行礼的,而且逃台之后保密局地位断崖式下跌,他要敢监视只有嫌疑而没有实证的“国防部次长”和“参谋次长”,老蒋能用文明棍打断他的双腿。
全国政协回忆录专刊《纵横》杂志2002年第9期发表了一篇《吴石:虎穴忠魂》,作者王强1942年9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第四分校野战炮兵科,曾任担任吴石中将的随从参谋,也是吴石中将潜伏时的重要助手之一,他写的回忆录,让我们越看越觉得电视剧不靠谱——事实上吴石被出卖前从未被老蒋怀疑,要不是那张通行证被查获,毛人凤也无可奈何。
毛人凤的能力和威望不足戴笠的十分之一,而且在军统改为保密局后逐渐被边缘化,正在走红的陈诚、桂永清都对这个特务机构深恶痛绝:“土木系”首领陈诚跟戴笠一向水火不容,“CC系”的陈立夫陈果夫也跟军统不共戴天(他们是中统的实际掌控者),戴笠跟桂永清争过“海军总司令”官帽。
毛人凤到了台湾之后几乎每天都在夹着尾巴做人,在“国防部次长”郑介民面前都抬不起头来——真正的潜伏者、曾任军统局行动处处长的程一鸣曾写过一本《军统特务组织的真象》,那本书中说,到了台湾之后,蒋经国掌控了全部特务系统,并成立了以郑介民为局长的“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局’领导下列机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大陆工作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工作会、国防部第二厅、国防部情报局、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室、宪兵司令部、台湾警备司令部、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内政部警察总署。”
小蒋为了顺利“继位”,一直在极力打造自己的班子,郑介民跟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有同窗之谊,所以到了台湾之后,情报工作的一把手是“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总统资料室主任”蒋经国,实际干活的就是“郑介民同学”。
沈醉在回忆录中说他帮毛人凤把郑介民整得挺惨,事实上郑介民压了毛人凤一辈子:戴笠死后,郑介民升任军统局局长(不是副局长,是直接当了正局长),毛人凤唐纵为副局长,军统局改为保密局,郑介民为首任局长,毛人凤还是副局长,后来老蒋考虑到“国防部长”同时直管“国防部二厅”和“国防部保密局”权力太大,就把二厅交给侯腾,保密局交给侯腾,但他们还是要受“郑次长”管辖,
熊向晖在《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回忆:“1955年3月中旬,台湾‘国家安全局局长’郑介民指令所属‘保密局局长’毛人凤,策划在香港、印尼暗害周总理。毛人凤即命香港情报站负责在香港执行。”
毛人凤在郑介民面前毕恭毕敬,暗中下套是可能的,但要派特务监视郑次长或吴次长,借给毛人凤两个胆子他也不敢——老蒋对吴石,小蒋对郑介民,都十分信任,根本就不可能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吴石早早就被蒋家父子和毛人凤盯上了。
王强在《虎穴忠魂》一文中回忆:“吴石将军赴台前,中共地下组织给他的代号为‘密使一号’。赴台后,他很快升任‘国防部参谋次长’。”
通过随从参谋王强的回忆,我们可知吴石在大陆期间还不是“参谋次长”,老蒋能在败将云集的小岛上将吴石晋升此职,说明他对吴石是极为信赖倚重的——弹丸之地涌进那么多人,而饭碗和官帽有限,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少将中将失业或赋闲的情况下,吴石但凡有半点可疑之处,也不可能进入决策核心中枢。
吴石在蒋军的地位极高,所以获取情报极为方便,仅通过“海鸟一号”朱枫传递回来的情报,就有绝密级的军事情报《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新编绘的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海峡海区的海流资料、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海军基地舰队部署分布情况、空军机场并机群种类飞机架数,就连“国防部”制定的《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也被吴石通过微缩胶卷形式一并拿到手。
据王强回忆,吴石的暴露纯属偶然,当时毛人凤根本就没有对吴石进行监视,所以“朱枫在台湾期间,六次与吴石将军秘密会晤,又陆续送回一些重要军事情报。”
密使一号与海鸟一号六次会晤而毛人凤毫无觉察,最后是偶然的因素导致吴石将军暴露,老蒋震惊得无以复加:“1950年2月2日,与朱枫联系的‘老郑’被捕,供出朱枫。此时,到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线已被紧急封锁。危急关头,吴石将军冒险为朱枫签发《特别通行证》,送朱枫乘机飞往舟山。可是,叛徒不仅供出朱枫,还供出吴石。蒋介石震怒了,下令逮捕吴石将军,并在其寓所搜出他亲笔签发给朱枫前往舟山《特别通行证》的有关书面材料。”
老蒋不发话,毛人凤是万万不敢对吴石将军下手的——笑面虎毛人凤到了台湾之后已经被莫斯科中山大学的那两个留学生边缘化,甚至当时特务系统还有“非莫不用”之说:保密局香港站站长谢力公、澳门站站长程一鸣,跟小蒋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后来保密局又改为“国防部情报局”,站改为“情报组”,谢、程二人换名不换位,依然在港澳当“少将组长”。
毛人凤“人微言轻”,而且一直被老对手郑介民压着,他要敢监视吴石,郑介民分分钟能让他脱军装,而且据沈醉回忆,毛人凤还有个更大的特点,那就是绝不去惹地位比他高的人,比如曾任“参谋次长”的刘斐、曾任“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连杜聿明都看出不对劲儿,刘郭二人还互相举报,结果老蒋一笑了之,毛人凤也没敢调查——如果毛人凤真派人跟踪的话,郭汝瑰的联络人任廉儒和吴石的联络人朱枫,早就被抓起来了。
吴石将军的牺牲从容而壮烈,笔者曾看过不少这位先烈的事迹记载,王强的回忆文章也写得很清楚:“1950年6月10日,吴石将军,这位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勇士在台北从容就义。与他一起就义的还有朱枫以及吴石的亲密朋友‘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亲信随员聂曦上校。”
因为早就知道吴石将军的结局,所以看了两集《沉默的荣耀》之后,笔者就看不下去了,那么熟悉那段历史和吴石将军的事迹的读者诸君,还看出了这部电视哪些地方不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