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宗馥莉再遭重创,其心腹大将严学峰被带走调查,并禁止出国
创始人
2025-10-02 19:07:17
0

宗馥莉最近的日子,过得比奶茶里的珍珠还“Q弹”——压力大,还得不停弹跳求生。

父亲宗庆后刚走半年,娃哈哈这艘大船还没驶出情感的迷雾,就一头撞进了家族、资本、权力交织的暗流漩涡。

如今剧情已经从“接班”演变成了“突围”,一不留神,就是连续剧更新:心腹高管被立案、家族成员海外起诉、商标悄悄改名、员工集体转合同……好家伙,这不是饮料企业,是《甄嬛传》现实商战版,每集都有爆点。

最新一集的主角,是宗馥莉的得力干将——严学峰。

这位身兼宏胜集团生产总监、近190家公司监事的大佬,突然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立案调查,还被明确禁止出国、不得辞职、不准晋升。

一句话:人可以干活,但别想跑。官方说法是“涉嫌违纪”,具体啥事没说,但时间点太巧了,几乎和宗馥莉一系列“去娃哈哈化”动作同步上演,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要知道,严学峰可不是普通高管。他掌管的宏胜集团,是宗馥莉实控的“影子总部”,娃哈哈的实际生产、渠道、人员大多攥在这儿。

更关键的是,从去年开始,所有经销商的货款,统统打进一家叫“讯尔城通”的公司——而这公司,正是宏胜100%控股的独家代理。钱袋子换了主人,信号再明显不过:宗馥莉要的是实权,不是虚名。

可问题是,“娃哈哈”这块金字招牌,还在老公司名下没挪窝。于是她一边申请把商标转到自己持股62.47%的食品公司,一边悄悄注册“娃小宗”——这名字一听就不是亲儿子,倒像是“试试水”的备胎。

更骚的操作是,一份署名宏胜系、却打着“娃哈哈”旗号的内部通知流出,说2026年起要用“娃小宗”品牌。落款不是娃哈哈集团,而是宗馥莉自己的体系。

这操作,像极了一个人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成全家福,朋友圈发的却是“新家装修计划”。

一边改名换姓,一边清理旧账。今年2月,大批娃哈哈员工突然接到通知:请把劳动合同转签到宏胜系公司。

这不是简单的“换东家”,这是釜底抽薪——把人、钱、渠道全搬走,留下一个空壳“娃哈哈”。如果成功,那即便商标还在原公司,也只剩个壳了。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宗馥莉想快刀斩乱麻,但历史遗留问题偏偏卡得死死的。

那个占股24.6%的“职工持股会”,成了最大绊脚石。当年宗庆后搞股权回购,说是“打破大锅饭”,用三倍价格买回员工股份,改成“分红干股”。

听着厚道,可现在部分老员工不认账了,说当年是“被自愿”,税后2.1元一股卖得太亏,要求恢复股权。法院迟迟不立案,宗馥莉急了,直接向最高法、最高检实名举报,催办案进度——这招够狠,但也说明她真的等不起了。

更戏剧性的是家族线。今年7月,三位自称“同父异母弟妹”的人士跳出来,在香港和杭州起诉,要分21亿美元信托资产和娃哈哈股权。香港法院立马冻结了相关账户资金,宗馥莉连钱都动不了。

这一下,不仅是财产之争,更是合法性的拷问:你到底是不是唯一的继承人?

目前,娃哈哈股权三足鼎立:国资占46%,宗馥莉继承29.4%,剩下24.6%悬而未决。只要职工持股会一天没定归属,这场博弈就不会结束。

说到底,宗馥莉的困境,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接班”和“夺权”被压在了同一时刻。她既要稳住市场、安抚渠道,又要清理旧账、应对诉讼,还得防着内部反水、外部抢权。每一步都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从“国民女儿”变成“资本棋子”。

但话说回来,娃哈哈终究是靠一瓶水、一罐茶打天下的企业。消费者关心的是饮料好不好喝,瓶子有没有漏,而不是董事会谁说了算。可一旦内斗公开化,品牌信任就会像汽水开瓶——气一泄,味道就变了。

现在最讽刺的是:娃哈哈忙着改名“娃小宗”,而老百姓心里,可能已经开始叫它“娃哈散”了。

宗馥莉能不能打赢这场仗?不好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继承,从来不只是继承股份,而是继承人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庆如何游琴澳?横琴游“励”此... 国庆长假开启,琴澳哪些地方值得去?记者获悉,2025横琴游“励”此刻啤酒露营节正在横琴励骏庞都外广场...
应届毕业生求职要从五方面突破 ...   企业使用应届生是需付出一定代价的。有些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因为一些琐事闹别扭,甚至与企...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迈好就业的第...   职场上有句名言:“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