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选股”热背后的冷思考
创始人
2025-09-29 12:17:16
0

最近两个月,A股加速回暖,市场上刮起了一股“科技风”:科技股涨势显著,投资工具也更加科技化。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尝试利用DeepSeek等AI大模型工具选股,多家券商也适时推出基于AI技术的智能投资顾问服务,“AI选股”成为新风尚。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利用AI工具选股到底可不可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对AI工具的能力边界有清晰认知。笔者认为,AI工具的核心优势在于客观且高效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其能够有效剔除人类情绪干扰,基于预设的模型对公司财报数据、行业数据、宏观经济指标等进行多维度扫描,生成客观的投资参考清单。这也就决定了AI工具的价值在于对过往数据的梳理研判,而非预测。

以历史数据训练模型,再用模型预测未来,导致此类工具的判断始终会基于“历史会重复”的假设。但股市投资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单靠历史数据难以取胜。突发的重大政策变动、关键技术突破、核心高管更迭等,都是决定一家公司股价走向的重要因素,在发生之前并无历史踪迹可循。股市的真正驱动力在于对未来预期的博弈,而非对过往的简单重复。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关键变量,恰恰是股市投资的一大魅力。

更为重要的是,AI本身并不具备辨别数据真伪的能力,只会被动地接收输入信息。一旦底层数据失真,整个分析链条就会在源头被污染,导致其推导过程越严谨,结论就越不可靠。例如,一家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可能会被错误标识为优质标的,使投资者面临“精准化”误导,放大投资风险。这也正是AI选股的脆弱性,其可靠性严重依赖于数据的真实性。

此外,若投资者广泛采用相似的AI大模型选股,会导致投资策略趋同,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同质化交易行为,大量资金集中在同类资产。这不仅可能使原本有效的投资策略因过度拥挤而失效,还会加剧市场的“羊群效应”,放大波动,衍生出新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存在上述局限性,AI工具给出选股回复后往往会主动告知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需要仔细甄别,谨慎投资。

诚然,现实中不乏机构投资者借助AI工具提升投资效率,但投资决策仍基于其专业经验与市场洞察力。这种专业能力并非简单地将决策权让渡给算法,而是将AI工具定位为投资流程中的辅助工具,使其高效完成数据分析、模式识别、风险预警等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机构投资者结合现实情况对其所提供的“参考答案”进行辩证评估,作出审慎的投资决策。这也再度印证了AI工具的价值在于赋能而非替代,其有效性最终依赖于使用者的认知框架与决策智慧。

展望未来,笔者期待AI工具更加智能与可靠,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投资决策支持。与此同时,一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AI科技公司也需通过持续创新与稳健经营,成长为资本市场中值得长期配置的优质资产。这种科技与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履到底是医师还是画家?他对后... 人生际遇虽然看似难以琢磨,实则有必然规律。当初卫国内乱,夫子即知子羔当活,子路必死。性格决定命运,态...
蒙古帝国西征为什么可以一路横扫... 蒙古帝国是人类有史以来疆域最为庞大的帝国,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育部排名 ... 所在地区:黑龙江,大庆学校网站:www.hlau.cn建校时间:1958 年每年学费:3000-49...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育部排名 最新... 所在地区:四川,成都学校网站:www.cdutcm.edu.cn建校时间:1956 年每年学费:41...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部排名 最新... 所在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学校网站:www.imnu.edu.cn建校时间:1952 年每年学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