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阿里巴巴创立之初就立下的使命,在26年后的今天,正通过AI被重新诠释。
9月24日,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1688在云栖大会举办主题为“1688AI,让生意更简单”的论坛,集中展现了覆盖B2B交易全流程的AI能力体现,同时启动跨境智能体“遨虾”的内测,这是1688面向海外中小买家推出的全球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
“所有的业务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这句话说来简单,但想让AI工具真正落地可商用,满足每一个具体而微的需求,真正的竞争力往往在用户期待却难以言表的细节处。
“我们希望1688未来能成为B2B生意的超级入口。”7月底,1688首次发布了自己的AI版,希望通过AI Agent(智能体)的方式重塑整个B2B的采购链路,本次论坛上,1688 CTO霍承富全面介绍了两个月来的最新进展,1688首次对外呈现了一家B2B平台“手搓AI”的横截面,其最终目标是“让生意更简单”。
“AI是让贸易从信息不对称走向对称,然后在对称中寻求更大价值。” 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如是总结AI对贸易模式的颠覆。
互联网萌芽时代,当马云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时,需要打破的是信息闭塞、渠道垄断的传统商业壁垒,作为阿里巴巴最早实现这个使命的“首发阵容”——1688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打破地理限制,找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客户,让国内的批发贸易变得“不再难做”。
如今,在AI时代,“信息对称”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买家的需求表达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很多需求往往非标、复杂、多维且充满不确定性,“比如传统搜索引擎的高频关键词大多是泛泛的玩具、零食、手机壳,而在1688上,我们看到需求更多是亚马逊跨界、户外运动、浙江工厂、磁吸、小红书流行等更细致刻画的描述,搜索引擎很难理解。”霍承富解释,现在,1688通过AI Agent的方式对用户意图做了颗粒度更细的拆解,然后将AI推理结果与1688的供给形成关联,从而快速精准满足买家需求。
为此,1688AI版App完成了新一轮功能迭代。在原有AI搜索、AI选品、AI创款、AI图搜、AI查企(88查)五大功能基础上,迭代了AI搜索和AI创款多轮对话能力,新增“AI找厂”与“AI参谋”两项能力,分别聚焦于供应链匹配与经营决策支持。
如果买家提出,“想找一家做环保毛绒玩具、500件可起订、有欧美出口经验的工厂”,“AI找厂”可以解析其真实意图,推荐匹配供应商,并横向比较各厂家的产能、资质与历史履约表现,从而显著提升买家的决策效率。
“AI参谋”则类似市场分析师,能够回答诸如“当前哪些露营用品增长最快”“某类家居产品是否存在库存积压风险”等具体问题,辅助买家识别商机与陷阱。
“传统的选品依赖买家自己做人工比对,需要数天时间。现在通过AI,几分钟内就能完成。”霍承富表示。
能在核心环节实现AI精准赋能,不得不提1688完成的一项数据“水下工程”。
以往工厂的资质和产品信息往往是以图片或非结构化文本的形式存在,AI难以准确理解和匹配,也往往被商家忽略,但现在随着C端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高,1688买家对此越来越看重,1688平台通过多模态数据解析技术,对26年来积攒下来的10亿商品和工厂的图文、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等非机构化数据逐一解析为结构化数据,从而让AI真正“看懂”工厂的实力和资质,大幅缩短了买家在建立信任和核验资质上的时间成本,解决了过去工厂资质信息“难找”的困境。
当AI似乎让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时,真正的护城河,往往筑于那些所谓的“脏活”“累活”中。
买家侧的变革只是故事的一半。
对于分布在中国产业带的工厂主们而言,他们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利润持续走低的困境.
“过去开发新品,80%的商家只能看同行卖什么,然后压价抢单。”1688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的分享,道出无数中小工厂的困境。
金华市良浩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秀梅对此深有体会:“我是做原创的,16年来经历了所有原创者的痛苦,一直在被模仿,永远在卷价格。”但今年,陈秀梅的工厂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反转”,业务量增长50%,毛利率提升30%,“AI的工具飞轮,真的能让我们的生意破局”。
转变发生在产品开发端。去年底,陈秀梅对自己的团队说,“婚庆行业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要买小机器,做定制开发。”但厂长极力反对,买设备要投资、要招工,如果没市场怎么办?AI给了陈秀梅坚持的勇气,“大数据给出的和我以经验得出的结论一致,我得到了一个确定性答案,那就去做。”
结果证明,当大多数工厂还在跟风仿款时,AI可以帮商家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
今年,1688将AI的能力从2024年发布的“数字员工”一键执行升级到“你吩咐任务,我帮你做”,也即升级为可执行复杂任务的Agent。
平台为商家提供四位拟人化角色:生意店长、商品专员、客户专员和推广专员,构建起一支覆盖电商运营全链路的智能化“虚拟团队”。这些AI员工不仅能一键发布商品、优化主图、接待询盘,还能完成复杂任务——比如基于下游市场数据生成开款建议、制定清库存方案、预测采购周期。
“从今年开始,商家关注点明显从规模转向利润。”齐晓宁发现,影响利润的核心是产品开款和客户获取两大难题,而现在商家只需输入目标——“发布多少个新品,目标点击率提升多少,推广成本控制在多少以内”,系统即可自动生成策略、执行投放并追踪效果,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8月底是国外圣诞玩具的备货节点,一家主做跨境生意的玩具厂商已经早早开款,AI自动结合了国外热词“萝卜眼镜”、商家的产能和时效要求,生成了完整的开款方案,AI甚至为玩具厂生成宣传视频和不同平台的种草文案,“连样品都没打,就有买家提前预订。”齐晓宁介绍。
平台内部数据显示,使用AI能力经营超过半年的商家,对比未使用AI经营的商家,前者生意效果表现更优:运营成本降低30%,询盘量提升20%,新买家数提升20%。
“AI不只是工具和建议,而是帮你真正解决生意问题的搭子。” 张鹏点明当前AI从工具到“搭子”的角色转变。
8月底,1688正式发布“诚信通AI版”,1688的商家服务体系全面进入AI原生阶段,每个中小企业都能拥有自己专属的AI生意智能体。
但这不是最终目标。
当天上午举行的主论坛上,阿里巴巴CEO吴泳铭首次系统阐释了对于AI终极目标的认知,“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随着通用大模型逐渐Agent化,1688希望AI版App能变成一个连接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的操作系统,AI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确定性生意的底色。
论坛上,一款名为“遨虾”的跨境AI产品首次公开披露。该产品目前处于内测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11月上线,是1688面向海外中小买家推出的跨境电商AI智能体。
“中国内贸卖家有近2000万,而外贸卖家只有约150万。差距在哪?运营壁垒。”1688跨境负责人一隆在演讲中直言。
跨境生意的难点在于选款难、多语言、多平台、合规复杂。对于大多数缺乏本地采购团队的海外小型零售商而言,找到一款有潜力的商品并在中国完成生产落地,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选品调研、工厂对接与合规确认过程。而对于中国的源头工厂和卖家而言,想提前半年预测海外可能流行的商品,并在不同国家合规落地,甚至提供客服能力,都有着巨大的运营门槛。
“遨虾”(AlphaShop)希望能打破这个壁垒。
当卖家输入一个海外节日或品类关键词,“遨虾”能自动生成选品报告、匹配1688货源、生成多语言Listing、甚至预估利润空间。系统还支持一键发款至亚马逊、TikTok等海外平台,大幅降低运营门槛。
同时,系统可自动筛选出支持小批量出口、具备跨境服务能力且响应速度快的源头工厂。产品还支持多语言翻译及本地化文案生成,适配不同市场的消费语境与营销习惯,并在选品初期提示目标国家或地区的认证要求、环保标准等潜在合规风险。
“AI可以抹平内外贸之间的能力差。”一隆举例,土耳其语是典型的小语种,此前土耳其是中国卖家甚少涉及的市场,为一个小众市场组建翻译、上架、运营团队,在经济上极不划算,这导致超过99%的卖家天然放弃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市场机会,但通过AI,卖家现在可以近乎为零的边际成本,完成多语言翻译、商品详情生成、跨平台适配、售后客服等工作,从而使出海的范围呈指数级扩大。
一隆认为,相较运营成熟的国内电商试产个,AI在跨境场景下的优势更为显著,“以前商家跨境运营的能力可能是零,但用了AI,虽然还不很完美,但只要能打60~70分,性价比也远超真人”。
当成本和效率两大核心壁垒被AI系统性地突破,内外贸之间的鸿沟被几乎“填平”。
按照1688在云栖大会上的技术畅想,在“AI to B”时代,买家和卖家能用AI完成整个B2B生意全流程的智能经营。比如,当用户提出“我想做一款露营灯生意”,系统将自动规划采购节奏、推荐适销款式、匹配可行工厂,并输出包含定价建议、组货策略在内的完整落地方案。
随着AI渗透到交易全链路,AI应用正越过工具辅助阶段,逐步进入流程重构时期。中小企业的经营不再依赖经验积累,而是有了一个生意新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