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AI 应用百强榜:头部教育应用收入掉队、增长狂飙
创始人
2025-09-27 22:47:40
0

在最新发布的全球 AI 产品收入百强榜中,教育类应用的表现远逊于其他赛道。排名最高的 Subject.com 仅位列第 76 位,其 1000 万美元的年收入,不及头部产品 ChatGPT 的百分之一。与聊天机器人、代码助手等动辄年收入过亿的热门领域相比,AI 在教育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则显得缓慢而又分化。

尽管整体收入规模有限,但教育 AI 赛道中仍不乏高增长亮点。例如,Study Fetch 的月度收入环比增长高达 197%,Knowt 也实现了 154%的增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高增长背后也折射出教育 AI 商业模式的普遍挑战:在预算分散、需求多样、教学效果难以量化的教育行业中,企业应如何平衡收入规模与增长潜力?其产品设计是否真正契合教育场景的核心需求?

制图:多鲸

数据来源:非凡产研

统计范围:全球 AI WEB 产品

排序标准:年度经常性收入

截止日期:2025 年 8 月

从收入规模来看,教育 AI 产品的天花板显著低于其他 AI 类别。除 Subject.com 以外,其余教育类产品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均未超过 500 万美元。相比之下,百强榜中非教育类产品的 ARR 中位数远高于此水平。教育 AI 在收入上与热门赛道差距明显,但这是否意味着其商业化路径尚未成熟,还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来验证。仅从当前来看,市场仍处于探索期,尚存在结构性机会。

具体到产品层面,Subject.com 作为当前收入最高的教育 AI 应用,其月度经常性收入(MRR)为 83 万美元,ARR 为 1000 万美元,用户平均收入(ARPU)达 17.69 美元,在教育类产品中属于较高水平。该产品专注于为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提供定制化的 AI 工具,更适合以学校或学区为单位的 B2B 采购,其收入表明教育 AI 在机构端尝试落地具备一定可行性,但能否形成长期稳定模式,还是未知数。

(Subject.com 网站首页)

相比之下,专注于数学解题辅导的 MathGPT,MRR 为 42 万美元,ARR 为 500 万美元,但 ARPU 仅为 0.52 美元,体现出其面向大众用户、走普惠路线的产品特性。但低 ARPU 背后可能对应着较大的用户基数,展现了下沉市场的商业机会。

(MathGPT 搜索页面)

Knowt Study Fetch 这两家以笔记和课件转换为核心功能的产品,收入规模相近,月度收入分别为 24 万和 18 万美元,它们的用户平均收入均处于低位,说明其更依赖用户规模而非单客价值。

(Knowt 的动态功能页面)

(Study Fetch 网站首页)

Gizmo 作为榜单中收入最低的教育 AI 产品,MRR 仅为 11 万美元,ARPU 低至 0.16 美元,很可能采取免费增值模式,优先追求用户增长而非短期变现。

(Gizmo 网站首页)

从榜单来看,Subject.com 抓住了学科工具刚需,收入最高;MathGPT 依靠低价获取庞大用户群;Knowt 和 Study Fetch 更像「黑马」,通过笔记、抽认卡、学习推荐等新玩法迅速拉高增长。Gizmo 的数据则说明,只要切中场景,即便 ARPU 极低,也能在早期实现用户扩张。

尽管收入规模有限,但教育 AI 企业在增长维度表现抢眼。Study Fetch 以 197%的月度收入增速领跑,Knowt 达到 154%的高增长,Gizmo 和 MathGPT 也分别实现了 91%和 39%的增速。这一系列亮眼数据表明,教育 AI 市场正处在高速成长期,不同细分领域的创新产品正在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具体来看,Study Fetch 的爆发式增长可能得益于其 AI 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恰好契合了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需求。而 Knowt 的增长则源于其抽认卡和笔记生成工具精准迎合了 Z 世代的数字化学习习惯,通过用户自发分享形成的社交传播效应进一步放大了增长势能。相比之下,Gizmo 在 ARPU 低至 0.16 美元的情况下仍能实现 91%的增长,这类增长模式可能与其免费策略相关。MathGPT 作为相对成熟的产品,39%的增速虽不及新锐企业迅猛,但展现出数学辅导这一刚需市场的稳定潜力。

不同产品的增长路径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一点——教育 AI 的增长往往与特定学习场景的强匹配度密切相关。

在此次的榜单中,教育 AI 产品的用户平均收入普遍偏低。五家代表性企业的用户平均收入均低于 18 美元,其中最高者 Subject.com 仅为 17.69 美元,其余几款均不足 1 美元。

与此同时,增长与收入呈现明显倒挂,高增长企业如 Study Fetch 月度收入环比飙升 197%,但收入基数较,而收入相对较高的 Subject.com 增长却较为平缓,这种分化说明教育 AI 内部也在逐渐形成不同发展节奏,有的产品靠新功能快速起量,有的则进入相对平缓期。

以上教育 AI 企业大多采取技术聚焦策略,避开与通用 AI 的正面竞争,转而深耕数学辅导、笔记生成、题库构建等垂直场景,以寻求差异化优势。不过,在用户留存上仍存在不足。若想在未来赢得更多市场,教育 AI 需要建立自己的内容质量壁垒,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教育适配性或许会成为关键因素。

总体而言,教育 AI 呈现出一个有趣的反差:收入在整体 AI 生态里并不亮眼,但增长速度却相当突出。相比追求效率的代码助手、追求规模的聊天机器人,教育类产品更像是在「慢变量」里找机会。对教育 AI 赛道而言,如何真正契合教学场景、提升长期价值,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朝宗室为何会选择北迁 北迁的... 还不知道:南朝宗室为何会北迁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朝宗室的流寓...
陈霸先为何死后会被仇家掘墓食骨... 还不知道:陈霸先为何死后会被仇家掘墓食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
皇城之中只有王爷才能坐八抬大轿... 还不知道:什么样级别的官员才能坐的起八抬大轿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吴三大都督为什么英年早逝 究... 还不知道:东吴三大都督为什么英年早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
大西国传说是是怎么样的?大西国... 大西国传说是是怎么样的?大西国真的存在过吗?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大西国其实大家也...